孔建华,男,笛子宗师、中原笛乐创始人、著名音乐教育家。河南省中牟县人。 1948年从事专业文艺工作,曾掌握过多种乐器,之后专攻笛子,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族管乐学会会长、武汉市文联委员、武汉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武汉歌舞剧院笛子演奏家。
五十年代他把唢呐的循环换气法移植于竹笛,并第一个在中国竹笛上安装了调音套管,解决了笛子随温差而变化的音准问题,另外他还自制了倍低音笛、埙和超短笛等,他还对湖北随县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篪进行了科学的考证和复制并使其发出了悠扬的旋律。 四十年来他除了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剧场演出外,还经常深入到工矿、农村、部队,为广大群众演出, 还曾多次随中国艺术团出访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柬埔寨、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魔笛”。 他创作了数十首笛子曲,其中《故乡的回忆》曾在全国评为优秀曲目,并载入建国卅周年优秀笛子曲集。发表有《笛子问答》、《笛子演奏法》等文章和教材。 他曾先后担任过武汉歌舞剧院、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省歌舞 团,湖北省戏校、武汉市戏校的笛子教师,培养了大批专业和业余的学生。
2011年7月8日凌晨,我国一代笛子宗师、中原笛乐创始人、著名音乐教育家孔建华先生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物生平 玉笛声声黄鹤归王同譬——评著名笛子演奏家孔建华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闻笛曲“梅花落”有感而赋的千古绝句。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总是兴致勃勃的把玉笛与黄鹤紧紧相连。如“姐妹花”、“并蒂莲”。特别是自1985年黄鹤楼复建以来,在金楼银灯的上空朝朝暮暮都在播放着悠扬动听的中国传统音乐,其中笛曲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而著名笛子演奏家孔建华先生的演奏往往使游客倾听而止步。黄鹤楼地处中原,人杰地灵,胜景名曲交相辉映,亲临其境,探幽寻古聆听清音,真是莫大的享受。孔建华是武汉歌舞剧院一级演奏员。著名笛子演奏家。他的名字随着他的笛声而享誉中外。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他曾多次参加中国艺术团出访过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柬埔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魔笛”。
在艺术上他广收博纳,以中原为本,兼取各派之精华,形成了旺有委婉抒情,又有激越奔放,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他的演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流畅的音乐语言,浓厚的戏剧色彩,充沛的感情激流。所以听他的演奏能够总使人感到有血有肉,形象生动,感人至深。五十年代他把唢呐的循环换气法移植于笛,在演奏高难度的特长音时达到了“音容双绝,天衣无缝”,被香港音乐家赞为“一绝”。同时,他那落落大方的舞台风度,也使不少同行为之倾倒。
孔建华是在掌握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基础上又吸收了各派笛子技艺之长,独僻蹊径,成为中原笛派的杰出代表。在60年的艺术生涯中,孔建华集创作、演奏,乐改、教学于一身。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笛子独奏曲。其中尤以他的代表作《故乡的回忆》、《黄鹤归来》、《江河情》最为完备。各自体现着孔建华中原笛派的不同艺术风貌。《故乡的回忆》创作于1961年。他为一个剧本搞音乐设计,剧中人的悲欢离合,强烈的撞击着他的心弦,他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根据最热悉的豫剧音乐“抬花轿”、“慢二八”等为素材加以取舍、提炼发展而成。乐曲时而激越酣畅,时而如泣如诉,明暗对比,大起大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回忆”的复杂情感。由于他的功底扎实,加之音乐语言通俗畅晓,演奏时声情交融,听来气韵琳漓,如同心声之流淌,达到了高度的完善。使听众得到了完美的艺术享受。
1963年孔建华在香港演出《故乡的回忆》,香港报纸上说:“听了孔建华的笛子演奏像听一部交响乐一样,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此曲演出卅余年,但久演不衰,仍有强烈的舞台效果,建国卅周年被全国评为优秀曲目。如果说《故乡的回忆》是扎根于河南泥土之中,粗犷,奔放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的话,那么被称作《故乡的回忆》姐妹篇的《黄鹤归来》,却有着鲜明的传境音乐风格,古朴、典雅。“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屡毁未建,令人十分遗憾,当 1980年重建黄鹤楼的消息在报上发表后,孔建华激动之情不能抑制,心潮翻滚,自咏道:“玉笛有情伴黄鹤,楼毁鹤去我奈何,欣闻复挂心飞动,卅年夙愿赋新歌”。在这种创作激情驱使下,他创作了《黄鹤归来》这首动人的笛曲。这首笛曲借鉴历史悠久的汉剧音乐为素材,揉进古老而典雅的江南丝竹,使乐曲古朴,清新,别具一格。
乐曲共分四段;一,江上晨曦;以悠扬的散板长音和静中寓动的吐音,把听众带进规定的情景:晨雾笼江,东方欲晓,水鸟在江面掠过,清脆鸣叫,它唤醒了沉睡的江城。二、云绕江楼;如歌的旋律描绘出金楼,白云,蓝天与青山绿水交相生辉的美画图景,五声民族调式的交替出现,南方曲笛的吹奏风格,给人以飘逸,潇洒之感。三、万物竞秀;髓跃的小快板,活泼的切分音,二拍三拍的交替出现,增添了乐曲的活力与动感。四、黄鹤凌云,这是乐曲的高潮,它描绘了黄鹤由鸣叫、起舞、展翅以及凌空翱翔。最后又再现了金楼玉顶。这样一副美丽的画卷,既不是美术家挥毫,也不是诗人在吟诵,是孔建华用一支竹笛维妙维肖地描绘出一副江城金楼的美景。他为演奏好这首曲子,运用了多种吹奏技巧,如快速琵音、长音循环换气,弱音控制,以及三、四度双打音等高难度技巧。有不少同行对此曲赞不绝口说:这首曲子“意境深,处理细,技巧高”。孔建毕生于黄河岸,长在长江边,是这称着于世界的两大巨流的丰厚乳汁哺育了这位艺术家。江河有情人有情,两情相依情意浓,孔建华不遗余力地为江河两岸的人民作出了全智全能的奉献,直至年逾花甲,还念念不忘长江黄河。
他晚年的笛子协奏曲《江河情》,以其丰富的内涵,磅礴的气势,深沉的情感,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多年来欲向人们诉说的肺腑之言。它好像是孔建华5o年来耕耘于艺术长廊的叙事诗,又好似用浓重的乡音在向友人倾诉着什么?不难辨出曲中有伴随奋进的号角,有幸福的回忆,美妙的歌咏以及攀登的脚步声。尾部把乐曲推向高潮, 把全部胸臆汇入汹涌澎湃的江河之中,曲终而意未尽,思绪仍在随讧河东流奔腾。
《江河情》在音乐素材的运用上作者也别具匠心,他把长江边上荆州地区跳跃活泼的民歌,与黄河南岸的曲剧唱腔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又加进笛子的各种技巧。并把梆笛、曲笛绑在一起吹奏,既表现了高亢,嚎亮,热烈奔放的梆笛特色,又发挥了深沉、抒情,浑厚,内在的曲笛功能。由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段,所以才使得这首乐曲形式与内容,技巧与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除了他的代表作“三部曲”之外,他还创编了包括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大量优秀作品,如描写江南水乡如歌似画的《江汉平原风光好》。铿锵有力、热情奔放的《沸腾的工地》以及柔美抒情的《小河淌水》、《月夜》等等。曾经有人不解的问:“孔建华头脑里怎么有那么多好旋律,一吹一个曲子”。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寻根问底。
1926年10月孔建华出生在河南省中牟县晶店村。父亲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善弹风琴,叔父善于吹笛弄箫。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予具有音乐天赋的蒙童的心灵以极大的启迪。河南省有戏剧之乡的美称,豫剧,曲剧,越凋、坠予以及民歌、民族乐器非常丰富,也非常普及 ,几乎人人会唱,人人会哼。他耳濡目染,熏陶渗透,耳音特好,旋律过耳立可效仿,直到今天,他在童年听过的越调戏唱段,还是联欢会上的保留节目。
他吹笛子、拉板胡、弹风琴、上台演戏无所不能,这些对他以后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48年这位能拉善唱的青年人毅然投奔了专业剧团,从此开始了他艺术领域的新纪元。他如虎添翼,满怀激情的钻研技艺,象海绵吸水一样的向同行们求教。湖北武汉是孔建华的第二故乡,他对湖北的民间艺术非常热爱,尤其是民间音乐,他利用剧团下乡演出的机会,孜孜不倦的访问艺人搜集民间音乐,他走遭了江汉平原、鄂西、鄂南、鄂东等广大地区。
天沔花苡,东路花鼓、恩施民歌都是他创作的素材,他说:“万物离不开土壤,音乐艺术也同样需要扎根于人民之中,在群众中吸取营养”。正因为他有坚实的民族民间音乐墓础,所以创作起来得心应手。在掌握多种乐器的基础上专攻笛子,经过广泛吸收,艰苦磨炼,刻意求精,终于攀登于艺术高峰,成为杰出的笛子表演艺术家,他的名字已载入《中国艺术家词典》。在乐器改革方面他作过重大贡献。
五十年代初,他在竹笛上安装了调音套管,解决了笛子随温差而变化的音准问题,现在这种笛子已被全国各大乐器厂所采用,已普及全国。另外他还自制了倍低音笛;埙和超短笛等,他还对湖北随县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篪,进行了科学的考证和复制,并使其发出悠扬的旋律。 孔建华不但是一位演奏家,也是一位作曲家、教育家。
40年来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笛子演奏人材,可谓“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有些是音乐院校的教授或讲师,有的是艺术团体的演奏家。报纸上曾以《授业传道、堪称表率》为题发表了盛赞他教徒高风的文章。他在50年代撰写发表的长篇文章《笛子问答》,率先系统地综合了笛子的各种技巧,对笛子的普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孔建华虽然已65岁了,但仍孜孜不倦的著书立说,总结经验,而且有时还要应邀登台演出。
从1990年开始他又在研究一项新课题,他和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江岸区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笛疗班”,就是让儿童吹笛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经过第一疗程治疗,疗效显著,现正在发展之中。
1991年3月22日老年文汇报报道:“65岁的孔建华不仅在艺苑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而且又在医苑内开拓新领域,寓医于乐,吹笛治病,他的事迹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中笛子循环换气的技巧也是他研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