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雪斋

由 F.JCLOVE 于 2022-04-14 整理
溥雪斋简介(古琴)演奏家大师

溥雪斋先生自幼学习文学艺术,擅长书法绘画。是著名书画家,辛亥革命后,以书画为生,早在1930年就执教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任教授兼系主任。并组织“松风画会”,研究国画艺术,培育了大批人材。他擅长画山水、马、墨兰等。书法学米芾、赵孟頫,融米赵于一体,独具一种谨严而又潇洒的神韵。他同时也是古琴家,新中国解放后不久参与组织北京古琴研究会,联络同好,切磋琴艺,使传统古乐得以流传发展。

1924年冬宣统出宫后,溥雪斋遂与溥心畲(号松巢),溥毅斋(号松邻),关松房(号松房),惠孝同(号松溪)等创立近代著名国画团体松风画会。自号“松雪”。他是松风画会第一位掌门人,松风画会是京津画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迄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并产生了溥雪斋、溥佐(号松堪),关瑞之(关松房嫡传)三位画会领导人。

解放后,他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曾任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市美协副主席、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画院名誉画师、市音协理事和东城区政协委员等职务。1952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20世纪50年代第一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见到雪斋先生,关切地询问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于会后亲自用车送他回家。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成立,被聘为名誉画师。周总理在画院成立大会上作了重要指示。会后和全体与会者合影留念时,周总理走到他身边停住,风趣地说:“咱们来个满汉联欢吧!”有一次他应邀到怀仁堂招待外宾的文艺晚会上演奏古琴,演毕,周总理特意到后台感谢他精彩的演奏,祝贺他演出成功。溥老70寿辰,陈毅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请他到中南海紫光阁赴午宴,为他祝寿。他感动地对陈副总理说:“我没有做多少工作,也谈不上成绩,领导给我这样的荣誉,深感受之有愧。”朱德委员长也曾多次与他在北海画舫斋内古柯庭一起研究书画艺术,并曾合影留念。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后,于8月30日带女儿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溥雪斋1954年 5月成立于北京联络组织创建了北京古琴研究会并任会长。该会接受中国音乐研究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领导与资助,联络各地古琴家和乐爱好者,从事有关古琴的学术研究、演奏和教学。

老八张中还专门在CD05中收录了四曲溥雪斋的录音: 良宵引、 鸥鹭忘机、梅花三弄、普庵咒。

参考资料
溥雪斋

相似艺术家

杨青,著名古琴家、音乐教育家,1951年8月生人。
阅读全文 >>
倪诗韵,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中国当代著名斫琴家,梅庵琴派第四代传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
阅读全文 >>
羊琼,字宥融,虞山琴派传人,南虞琴社社长,操缦十数载,擅琴歌。现任深圳市古琴协会副会长,兼任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等。
阅读全文 >>
杨致俭,古琴制作家、演奏家。1974年7月生于上海。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2017年度"上海工匠"、"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阅读全文 >>
黄德源,非遗"浙派古琴"、"温州话吟诵"传承人。
阅读全文 >>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涉及作品集

象牙山首富 - 36次浏览
日记里的汤姆 - 35次浏览

涉及资讯

由 愛 于 2024-11-14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春晓吟》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古琴曲。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无数古琴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F.JCLOVE 于 2024-11-11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古琴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一席之地。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获麟》作为古琴曲目中的珍品之一,其背后的故事和音乐本身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
阅读全文 >>
由 亦寒 于 2024-09-08 整理
《长清》是中国传统古琴曲目之一,这首曲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阅读全文 >>
由 凉凉月色 于 2024-09-07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碣石调·幽兰》是一首具有重要地位的古琴曲。这首曲子不仅因其悠远的历史背景而引人注目,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
阅读全文 >>
由 薄暮 于 2024-09-06 整理
《鸥鹭忘机》是一首流传久远的古琴曲,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融合的理想境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