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筚篥(拼音:shuāng bì lì),别称双觱篥,双簧气鸣乐器。
乐队东布拉(拼音:yuè duì dōng bù lā)是是哈萨克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用于乐队演奏而得名。这是在阿肯东布拉的基础上,改革制成的东布拉系列乐器,已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哈萨克民族乐队。
板凳(拼音:Bǎndèng),苗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兴仁、兴义、贞丰、雷山、黄平等地。多采用坚硬木料制作,凳面一般长22厘米~30厘米、宽12厘米~15厘米,凳腿式样有多种,凳高20厘米左右。凳腿间有一横木,可用手握执。两个为一副。
侗族大琵琶(拼音:dòng zú dà pí pa)是侗族大琵琶是侗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
侗族中琵琶(拼音:dòng zú zhōng pí pa)是侗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弹拨乐器。常用于侗歌的伴奏。主要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地区。
三眼箫(拼音:sān yǎn xiāo),一种特色的民族乐器,为苗族中一重要分支长角苗特有,多见于贵州省织金县、六枝境内,以其独特的结构、声音、功能闻名。
雄林(拼音:xióng lín),别名林布、久林、藏族竖笛、嘎尔巴雄林,藏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 甘肃等省区。
塔吉克竖笛(拼音:tǎ jí kè shù dí),别名苏奈依、唢勒耐依、苏那依,塔吉克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低音嘟噜(拼音:dī yīn dū lū),别名簇、大洞箫,黎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海南省。
嘎嗦(拼音:gā suo),别名拉音笛,苗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那坡等地。
垤施三弦(拼音dié shī sān xián)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音色圆润,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和绿春一带,尤以红河县垤施乡最为盛行,故此得名。
决篥杰(拼音:jué lì jié),别名达提吐,僳僳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 自治州等僳僳族聚居地区。
东布尔(拼音:dōng bù ěr)是锡伯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它是在汉族三弦和哈萨克族阿肯东布拉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乐器新品种。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地。
略斗(拼音:Lüè dòu)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地,是苗族棰击膜鸣乐器。苗语“略”为木、“斗”为鼓,意即木制大鼓。又称竹龙。
赠疆(拼音:Zèng jiāng)又称大长鼓,是景颇族特有的棰击膜鸣乐器,属打击乐器类。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 西、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等地。
猪嘴鼓(拼音:Zhū zuǐ gǔ),壮族棰击膜鸣乐器。因鼓形似猪嘴而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忻城县一带 。演奏时,将鼓置于木架上,用双棰击奏,发音高亢、尖锐。用于壮族丝弦戏伴奏,有如京剧乐队中的板鼓。
火者(拼音:huǒ zhě),彝族、布依族棰击膜鸣乐器。彝语称火者。布依族称的光。流行于贵州省西北部威宁、赫章、毕节、水城、纳雍、黔西、盘县等彝族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贞丰等布依族地区。
塔吉克艾捷克(拼音:tǎ jí kè ài jié kè)是塔吉克族唯一的一种弓拉弦鸣乐器。形制独特,音色清脆,可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其邻近地区。
筚尔(拼音:bì ěr),别称山苇笛,克木人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景洪等克木人聚居地区。
抬鼓(拼音:Tái gǔ),又称水鼓。傣族、德昂族棰击膜鸣乐器。德宏地区傣语称梅藏嘎。德昂语称格楞当,为大鼓之意。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历史悠久,早在五百多年前,傣族、德昂族民间就流传这种大鼓了。明代李思聪《百夷传》载:“其乡间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说明它广泛用于盛大节日和民间娱乐场合中,几百年来,大鼓在傣乡盛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