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都(拼音:liè dōu),又称都列、列嗄都、列古都,拉祜族边棱气鸣乐器,为拉祜族气鸣乐器的泛称,流行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西盟等地。
二钹(拼音:Èr bó)是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桑植、永顺、保 靖和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的土家族互击体鸣乐器。
喀什热瓦普(拼音:duō lǎng rè wǎ pǔ)是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又译称刀郎热瓦普、多兰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巴楚、麦盖提和莎车等地。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是“哈密 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笛朽篥(拼音:dí xiǔ lì),又称决篥、笛篥吐、笛哦玛、哦里哦玛、达提吐来,僳僳族族边棱气鸣乐器,为拉祜族气鸣乐器的泛称,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库木日依(拼音:kù mù rì yī)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库木里。外形和多朗热瓦甫、热布卜相同,一般用于宗教。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碰盅(拼音:Pèng zhōng)又称碰铃,一种蒙古族打击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用铜铸造,形如小钹,直径7.6、厚0.6厘米。由两面组成。盅面中部凸起,呈半球状,球中心有小孔,可设环系结铜链、红绸、布带等,将两面小盅连在一起。双手各执一面碰击发音。碰盅总是按眼来击打,每眼两下。
阔朔克(拼音:Kuò shuò kè)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民间打击乐器。汉族称木构或乐构。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一带。
骨板子(拼音:Gǔ bǎnzi)是回族、汉族互击体鸣乐器。回族称羊香板、羊扇板。流行于宁夏、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骨板子已用于歌舞伴奏,是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奏乐器。凡年节喜庆场合,常由奏者自击自舞。
塔吉克竖笛(拼音:tǎ jí kè shù dí),别名苏奈依、唢勒耐依、苏那依,塔吉克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傈僳三弦(拼音:lì sù sān xián)是傈僳族、景颇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族有的地区也泛称为其伯。景颇族称玎。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保山地区腾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龙陵、盈江,临沧地区镇康和思茅地区西盟等地。
五月箫(拼音:wǔ yuè xiāo),瑶族支系排瑶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
姊妹箫(拼音:zǐ mèi xiāo),别称乌里乌鲁、占得息、力布 、咪咪,布依族、苗族的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南、黔南、安顺等地区。
波晓呼(拼音:bō xiǎo hū),别名双箫、双笛,布依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三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等地。
竹簧(拼音:zhú huáng)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蔑、口簧、口琴、口弦。历史悠久,形制多样。是我国彝、拉祜、纳西、僳僳、傣、哈尼、景颇、佤、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和汉等民族综合奏体鸣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
蹈到(拼音:Dǎo dào),克木人综合奏体鸣乐器。据形制译称竹音叉。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勐满等克木人聚居地区。在克木人中,妇女尤为喜爱,常于劳动或收工途中边走边奏,每逢过年或喜庆佳节,克木姑娘常常聚集在一起,一边敲奏一边舞蹈,舞称“蹈到舞”。独奏乐曲有《姑娘喜欢调》等。
转调箜篌(拼音:zhuǎn diào kōng hóu)是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转调机械结构,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铁簧(拼音:Tiě huáng),又称口衔琴、口弹琴。用铜或铁制成,也有用子弹壳来做的,常见的有钳形、环形、剑形、叶形、梨形等多种。《清朝通典》记述的铁费呈错形。这种铁簧在东北的达斡尔族、赫哲族、新疆的柯尔克孜族、青海的撒拉族、广西的瑶族地区较为流行。
锡伯族铁簧(拼音:Xíbó zú tiě huáng)是锡伯族的传统乐器,属于簧片乐器类。是用一根长10厘米的铁条弯成钳。形为资框,中间夹着的簧舌使用薄钢片或薄钢片制成。奏法与钳形铁簧相同。
筚鲁(拼音:bì lǔ),别称洪拜、布惹、草杆、直箫,彝族、拉祜族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永仁、姚安等地。
苗族猴鼓(拼音:Miáozú hóu gǔ),苗语称干那,是苗族特有的棰击膜鸣乐器。因伴奏《猴鼓舞》而得名。又称花鼓。旧时巫师用时曾诬称“蛮鼓”。流行于贵州、湖南等省苗族地区。猴鼓用于苗族吃牛盛会、正月游春和赶秋节等节日和群众娱乐等场合,场面活泼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