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箫(拼音:kǒu xiāo),别称利列、唎咧,黎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
牙筝(拼音:yá zhēng)是朝鲜族弓拉弦鸣乐器。历史较为悠久,形制与筝近似,音色圆润宽厚,可用于合奏或为戏曲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太平鼓(拼音:tài píng gǔ)也叫“单鼓”、“羊皮鼓”。曲艺曲种。流行北方各地。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旧社会,有时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解放后,经过革新,用以表现人民欢快喜悦的情绪。
牛角(拼音:Niujiao),其起源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系,是汉、瑶、彝、苗、景颇、纳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等族的唇振气鸣乐器,流行于我国的桂、黔、滇、川、湘、粤、海南等省区。
手鼓(拼音:shǒu g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四至六世纪敦煌北魏壁画中早已出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纳西胡琴(拼音:nà xī hú qin)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单打(拼音:Dāndǎ),又称手锣、手托。是壮族、侗族、瑶族的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和广东省。
云磬(拼音:Yún qìng)常用于宗教音乐,为寺院所用的法器。又称“引磬”。属于打击乐器一类。
特磬(拼音:tè qìng),特悬磬,玉或石制。 殷墟出土的有半圆形与稍作曲折形的两种,后多作曲折形。
焦尾琴(拼音:Jiāo wěi qín),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
磬(拼音:qìng)是一种中国古代汉族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击奏体鸣乐器。
筒箫(拼音:tǒng xiāo),朝鲜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决列(拼音:jué liè)僳僳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等地。
筚达(拼音:bì dá)是黎族单簧气鸣乐器,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汉族称其为双管或黎族排箫。 流行于海南省东方市黎族支系,黎、美孚黎聚居地区和海南省专业艺术团体民族乐队中。
细筚篥(拼音:xì bì lì)朝鲜语称“草劈力”,民间俗称“管子”。源于古代筚篥。隋唐时期九、十部乐的高丽乐中,已用到小筚篥和桃皮筚篥,是朝鲜族人民喜爱的竖吹双簧气鸣乐器。发音宏亮,音色高亢雄健。适于演奏朝鲜族风格的乐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朝鲜族聚居地区。
阔诗乃依(拼音:kuò shī nǎi yī),别称双管笛,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双簧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和田、东疆鄯善等地。
大铙(拼音:Dà náo),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形体巨大。湖南曾出土一件商代晚期大铙,通高103.5厘米,重两百多公斤。到梯形,铙身为大兽面纹,体下置一柄。
库洛(拼音:kù luò),又称多、道儿,僳僳族族边棱气鸣乐器,克木人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景洪等地。
低音笙(拼音:dī yīn shēng),笙的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 簧。解放后试制成功扩音笙、加键笙、转盘笙、低音笙和排笙等新品种,簧数多种。
镲(拼音:chǎ),是一种中国打击乐器,即小钹。或称镲子、铰子等。中国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所以 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