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琴(拼音:gōng qín)是弓琴弹拨弦鸣乐器。历史悠久,形制原始,发音柔弱,音色动听。常用于民歌或舞蹈伴奏。流行于台湾原住民中的布农、邹等民族聚居地区。
芒筒(拼音:máng tǒng),别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侗、水、瑶等族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八音鼓(拼音:Bā yīn gǔ),又称八仙鼓。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和黔桂边界等地。是壮族、仡佬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在民间器乐合奏八音乐队中使用而得名。壮语称种依,意为较小的鼓。
其篥(拼音:qí lì),别称士布里、帮、吕渣、肖列,羌族、藏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理县、汶川等地。
八角鼓(拼音:bā jiǎo gǔ),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
竹筒琴(拼音:ZhúTǒngQín) 竹筒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打击弦鸣乐器,距离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它与我国古代流传的“竹铜鼓”、东南亚各国古代流传的“竹管形琴”十分相像。但因流传于僻壤山乡,史籍无载,直到明代才有记录。
竹筒胡(拼音:zhú tǒng hú),壮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百色、乐业、凌云、田阳、田东、那坡、德保和云南省富宁县等地。
双面鼓(拼音:Shuāng miàn gǔ),又称两面鼓。傣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傣语称光萨、光边、光邦。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演奏双面鼓,因地区不同而有异。
伽倻琴(拼音:Jiā Yē Qín)从朝鲜三国时代流传,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外形和古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 伽倻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多洛(拼音:duō luò)傣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玄琴(拼音:xuán qín)又称玄鹤琴,古代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高句丽人弹拨弦鸣乐器,历史悠久,形制独特,曾流行于吉林、辽宁等地区,状似中国的筝,不同的是用拨子弹奏。
斯布斯额(拼音:sī bù sī é),也译作斯布孜额、斯比斯额,哈萨克族的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牛腿琴(拼音:niú tuǐ qín)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黔、桂、湘三省、区接壤的广大侗族地区。
短箫(拼音:duǎn xiāo),朝鲜族竖吹乐器,朝鲜语称“单扫”,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忽雷(拼音:hū léi)是一种颈式半梨形音箱的拨弦乐器,可见于唐代的典籍记载,唐代使用忽雷非常的广泛,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很少能看到忽雷这种乐器了,当然也就无人再会弹奏这种乐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鹰笛(拼音:yīng dí),由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别称骨笛、鹰骨笛、惹。鹰笛有两种,一种是藏族鹰笛,另一种是塔吉克族鹰笛,常用于独奏。
骨笛(拼音:gǔ dí),是笛子的一种,别称鹰笛,鹰骨笛,惹,最早距今8000年前发现,藏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常用于独奏。
苗族唢呐(拼音:miáo zú suǒ nà)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花垣、凤凰等县苗族地区。
乌孜别克热瓦普(拼音:wū zī bié kè rè wǎ pǔ)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在民族乐队中常与乌孜别克热瓦普配套使用。
巴朗孜库木(拼音:bā lǎng zī kù mù​)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