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管乐器

高音笙(拼音:gāo yīn shēng),现代笙的一种,音域较宽、半音齐全,适合合奏,高音笙通常以键笙的型制为主。
扎布令(拼音:zhā bù lìng),又称陶笛、德林、扎令、列丝,藏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和藏北高原牧区。
塞箫(拼音:sāi xiāo),别名展尖,苗族的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那坡和云南省广南、富宁等黔、桂、 滇三省区接壤的苗族地区。
塔吉克竖笛(拼音:tǎ jí kè shù dí),别名苏奈依、唢勒耐依、苏那依,塔吉克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双管侗笛(拼音:shuāng guǎn dòng dí),侗族的吹口气鸣乐器,已用于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
决篥杰(拼音:jué lì jié),别名达提吐,僳僳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 自治州等僳僳族聚居地区。
筚鲁(拼音:bì lǔ),别称洪拜、布惹、草杆、直箫,彝族、拉祜族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永仁、姚安等地。
筚朗布浪(拼音:bì lǎng bù làng),克木人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景洪等克木人聚居地区。
直通箫(拼音:zhí tōng xiāo),又称缺口箫,苗族边棱气鸣乐器。苗语称展道杆,意为直通的吹管。苗语 又称展青角,意为缺口的吹管。流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 、那坡和云南省广南、富宁等地。
巴葛丢冬(拼音:bā gé diū dōng),又称树皮拉管,苗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
阔诗乃依(拼音:kuò shī nǎi yī),别称双管笛,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双簧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和田、东疆鄯善等地。
长积(拼音:cháng jī),别称双管,苗族双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扁牙等苗族聚居地区。
狍哨(拼音:ní wa wū),别称桦皮哨、皮卡兰,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边棱气鸣乐器,使用桦树皮制成,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等地。
低音嘟噜(拼音:dī yīn dū lū),别名簇、大洞箫,黎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海南省。
五月箫(拼音:wǔ yuè xiāo),瑶族支系排瑶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
筚箫(拼音:bì xiāo),傣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德宏傣 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筚相(拼音:bì xiāng),布朗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思茅地区澜沧、 墨江,临沧地区耿马、双江、永德、云县等地。
筚多喝(拼音:bì duō hē),别称喃多喝、敦嘟喔,壮族、苗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大农村。
利罗(拼音:lì luō),黎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海南省保亭、昌江、东方等地。
笛列(拼音:dí liè),黎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海南省保亭、通什一带,采用首端带有竹节的竹管制作。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