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6月,我国近现代杰出的二胡演奏家、一代民乐宗师、年仅37岁的天才音乐家刘天华因病去世。他的离开,如同二胡曲奏至最绚烂处时戛然而止,给中华民族音乐留下了永久的哀伤和遗憾。他留在家乡的音乐和手稿,总能勾起音乐爱好者的无尽相思,今晚,无锡民族乐团精选了10首经典曲子,将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上演一场别出心裁的音乐会,以此纪念刘天华。
多支曲子首次登台亮相
刘天华是百年来二胡艺术领域的一座丰碑,他创作的10首二胡曲自问世以来,历经百年而不衰。“这次音乐会更像一个雅集,一边讲述着刘天华的故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便随之而来,表演方式有独奏、重奏、合奏等,犹如沉浸式的体验。”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此次不但要演奏,同时还将担任讲解人,让观众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更加了解刘天华的一生。
除了演奏模式的创新,此次音乐会更精选了...
阅读全文 >>
2022年6月8日是江阴籍杰出民族音乐家刘天华逝世90周年。刘天华是卓越的民族音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对我国民族音乐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央视大型纪录片《百年巨匠——刘天华》讲述了江阴籍民乐大师刘天华的传奇一生。刘天华使二胡从乐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艺术表现的深刻性,从而使这件民间乐器成为中国民乐的主角与代表,因而刘天华被誉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二胡鼻祖。
刘天华于1930年前后创作了一首二胡名曲《光明行》,他在创作这首乐曲时,正值中国革命走向低潮,他目睹国乐沉沦,下决心“从中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由无锡民族乐团创排的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以此曲为题,致敬经典的同时,又升华主题,形成崭新的音乐作品。同时,融入朗诵、现代感的多媒体、灯光等多种艺...
阅读全文 >>
今年6月8日是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奠基者、开拓者,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逝世90周年。刘天华先生一生致力于国乐改进,并选择二胡作为突破口,使其从乐器本身到演奏技法和音乐创作,都有里程碑式的改进,因而被视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二胡鼻祖。他的努力和坚持让国乐有了一片纵横驰骋的天地,而他的后辈、当代二胡人,以及他的家乡人,在缅怀前辈的同时,也正肩负起这份重担和责任,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追忆国乐先驱 弘扬民族文化——中共江阴市委宣传部
天华故里琴韵扬——江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潜心笃志 悠扬校园琴声——江阴市教育局
踔厉奋发 传承二胡艺术——江阴市刘天华二胡协会
刘天华道路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之道——著名胡琴表演艺术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二胡学会会长 宋飞
民族音...
阅读全文 >>
刘天华先生在短暂的37个春秋里,为我们留下了巨大而又珍贵的财富。他的成功,赋予了我们诸多启示:
一、深入向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学习是他的创作根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纵观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音乐家,都虚心深入学习各国各地方各民族的音乐,从中吮吸丰富的养料,为自己创作注入灵感。天华先生同样深入向各地方民间艺人学习二胡、琵琶、古琴、三弦拉戏以及京剧、昆曲等地方戏曲,同时还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佛教音乐,他的不幸早逝,也是因赴北京天桥收集锣鼓谱,患病不治所致。正是长期注重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学习,并积累素材融入创作,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韵味。
二、将中国传统手法与西方先进技法融合是他的创作路径。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和西方音乐的传入,是促使中国音乐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如何发展国乐,国乐往哪里走,刘天华有着独到的见解:“一国的...
阅读全文 >>
说到刘天华,大家自然会想到他的二胡十大名曲,经过近百年的流传,它们已成为当今传统音乐的典范。其实在刘天华的作品问世之前,有记载的二胡作品仅存两首古曲,一首《汉宫秋月》移植于琵琶曲,一首《阳关三叠》移植于古琴曲。换句话说,二胡在二十世纪之前主要用于戏曲音乐伴奏和民间音乐组合的合奏,并无可参照借鉴的二胡独奏曲,更无系统的教材。刘天华从开始接触民乐二胡、琵琶之时,就注定要在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首先是乐器的改良,对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进行改革。他在二胡制作的材料、技术上进行尝试与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与音量,在两根弦的粗细对比方面做实验以调整音准,增加了二胡的高把位以提高演奏音域和表现力。他又依十二平均律制作了新的琵琶,并增加了琵琶的品和相,使琵琶能够演奏半音阶并具有更好的音准。其次是改良记谱,由于中国古代一直使用的工尺谱和文字谱,除了复杂繁琐、使用不便以外,不能完整准...
阅读全文 >>
一百年前,在刘天华所处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处于低谷、备受冷落,但是刘天华却以超常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担当起振兴国乐的重任。刘天华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首次将二胡、琵琶带入中国高等教育的艺术殿堂,并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教学,开启了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发展新的道路,成为百年民族器乐发展的指南针。刘天华的音乐造诣和才能可谓学贯中西。他师从琵琶崇明派代表人沈肇州,学习并掌握《瀛洲古调》全套琵琶谱的演奏,是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传承人;他师从俄罗斯小提琴大师托诺夫,刻苦学习,被托诺夫评价为北京、上海当时最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刘天华创作的十首二胡曲,每一首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首都是中国二胡艺术作品中无可替代的经典传世之作,他的二胡创作艺术成果,启迪后人,经典永流传;刘天华受梅兰芳先生之托,首创用五线谱和管色谱两种记谱法,以听写记谱的方式,详细记录梅兰芳的唱腔,出版了专为梅先生赴美演...
阅读全文 >>
江阴市刘天华二胡协会成立于2011年3月18日。十余年来,积极宣传弘扬刘天华精神,传承普及现代二胡艺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取得显著成果。
弘扬天华精神。刘天华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致力于“让国乐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二胡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赢得普遍赞誉。
为弘扬刘天华精神,二胡协会编写宣传册,在江阴广播电台、江阴电视台开设专栏,开通“二胡在江阴”网站,让更多的江阴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刘天华、记住刘天华,让他的奋斗精神激发后人传承普及现代二胡艺术。
设立发展基金。市刘天华二胡协会成立时,一大批热心江阴二胡事业的企业家筹集了700万元,设立江阴市二胡发展基金,奖励为传承普及二胡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每年表彰奖励学校模范二胡班、优秀班主任、...
阅读全文 >>
江阴,作为民乐之乡和天华先生的故乡,历来重视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市教育局从2011年起,推进“二胡进校园”工程,秉承“教学是基础、活动是平台、保障是关键、育人是根本”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学校二胡特色发展道路。
强化责任,守正创新,全面推进二胡进校园。一是加强协同推进。将二胡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部门共同推进二胡进校园,先后在18个学校组建二胡班,十多年来,共有近1.5万名学生接受二胡专业教育。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江阴市学校二胡班教学团队管理办法》《江阴市学校二胡班授课老师工作制度》;按照个人意愿和特长爱好选拔优秀生源参加二胡学习;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二胡教学,为二胡班配备优秀二胡专业指导老师;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实施年度考核。三是加强学段衔接。在全市17所小学和1所初中开设二胡班,部分优质高中招收二胡特长生,打通小学优秀生源与初中、高中的一体化培养通道,为国...
阅读全文 >>
天华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90年了,但是他的功绩一直为后人所铭记。作为江阴人,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乡邦先贤而骄傲和自豪。同时,江阴市委、市政府也始终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弘扬天华精神,坚持不懈开展一系列“入心”“重行”“传神”的工作。
“天华”之名永存,是为“入心”。江阴市内有两处场所,与铭记刘天华先生紧密相关。一为刘氏兄弟纪念馆,由刘氏后裔捐赠祖居改建而成,1989年对外开放,2006年进行全面维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保留了故居原貌,展陈刘天华兄弟三人生平事迹和相关文物,是天华先生一生行迹的多维解读。二为占地255亩的天华文化中心,由江阴大剧院和五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美术馆)等6个功能建筑构成,共同怀抱天华文化广场。天华文化广场由光明塔、刘天华塑像、音乐柱浮雕、演...
阅读全文 >>
刘天华先生1895年2月出生于江苏江阴。他的一生,始终致力于探索民族音乐的发展,改革国乐、弘扬国乐,使之“与世界同步”。
我们纪念刘天华先生,就是要传承他的执着追求精神。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蔡元培先生提倡的“美育”以及“促吾国乐音乐之改进”的影响,刘天华立志改进国乐。他在“国乐改进社”成立时写道:“果尔,则吾人一方面为黄帝之子孙,不能继续发扬家乐,固无以对数千年之先哲;一方面为人类一分子,仅能食西人造成之果,而不能贡献我先哲造成之果于人类,亦何面目与他国之人握手为铸哉。”刘天华希望新的国乐是能够“唤醒一个民族的灵魂的音乐”,他热切地期盼国乐有一天能“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这种欲使中国民族音乐立于世界之林的远大抱负和执着追求,是一代爱国音乐家的共同目标,也是我们今天应努力奋斗的目标。为了寻找发展民族音乐的道路,提高民族音乐的地位,刘天...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