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乐大师刘天华逝世90周年。“国乐与西乐并驾齐驱”一直是刘天华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提出并探索的“音乐应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及“国乐改进”等理想,对当下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刘天华像
1、创作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
刘天华,189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儿时的刘天华对民间音乐有强烈的兴趣,常常沉醉于各种民间音乐活动,“听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在常州中学读书时,他参加了学校的军乐队,熟练掌握了西洋铜管乐器演奏,并接触到戏曲音乐,进一步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1913年随兄刘半农到上海参加了进步戏剧组织“开明剧社”,学习了音乐理论和西洋乐器,并从此萌发“改进国乐”的想法。1914年“开明剧社”解散后,他回到家乡。其间他遍访民间艺人,虚心求教...
阅读全文 >>
11月27日,在黔西市莲城街道坪子社区的翡翠湖边,老人们正在拉二胡。
2018年以来,黔西市城里喜欢二胡的老人,每到周末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黔西市莲城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由陈太新老人义务教大家学习二胡、板胡、唢呐演奏,丰富老人们的夕阳生活,幸福过好每一天。
据了解,这支二胡队叫杜鹃花都中老年艺术队,他们不定期在风景区举行演奏,有宣传活动的时候还主动参加。
...
阅读全文 >>
11月22日,记者在驿城区水屯镇关帝庙村采访时,被一曲悠扬的二胡声吸引,闻声看到一位老人正坐在自家小院内,悠闲自在地拉着二胡。
老人叫张国福,今年64岁,关帝庙村朱庄村人,拉二胡有50多年了。
张国福告诉记者,他拉二胡是受父亲的熏陶,七八岁时就开始跟父亲学习拉二胡。为了讨生活,他随父亲一起参加了南阳市唐河县小金庄越调剧团,担承头把弦。此外他还会吹唢呐。几十年来,他随剧团在河南、安徽、河北等省演出,几年前退休后回到老家居住。
“国福对二胡比较感兴趣,拉二胡已50多年了,很多街坊邻居都喜欢听他拉二胡。他拉出来的曲调特别好听,我每天都会到他家听他拉一曲。”记者采访中,他的邻居闫师傅说。
“过去我拉二胡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现在富裕了,...
阅读全文 >>
“我是零基础学二胡的,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可以拉两首简单的曲子了。”怀宁县洪铺镇老年学校二胡班学员陈慧琴自豪地说道,“感谢这段时间冯定成老师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让我二胡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也算圆了梦”。说完,陈慧琴又拉起二胡,沉醉于她最近练习的《小星星》、《东方红》这两首曲子之中。
其实,像陈慧琴一样,他们很多人拉二胡并没有基础,但他们喜欢看别人拉,尤其以前村里各种剧团演出,二胡是必有的演奏乐器,他们很多人从小就对会拉二胡的老师充满崇敬之情,内心中也因此萌发了学二胡的梦想“种子”。然而,他们或因农活忙而搁置梦想,他们或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而不得不放弃梦想,他们或因学习工作而疏远梦想。如今,他们为了自己以前因各种原因而丢失的梦想不约而同来到这里,他们来到老年学校寻梦、追梦、圆梦。
“我们班上的学员跟我是同...
阅读全文 >>
近日,安宁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文化点单暨文化志愿服务“器乐”培训班在安宁市县街街道分馆开班,来自县街街道20余名民乐团队员及爱好者参加为期2天的培训,享受公共文化免费服务政策带来的实惠。
本期培训班按照民乐团要求,以乐理基础知识及二胡基础演奏技巧为主要培训内容,邀请安宁音协会员、安宁市文化馆民乐团李炳荣和秦选良两名老师进行授课。两名老师以理论知识与实操演奏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讲解了常用的乐理知识及二胡的连弓、分弓等基础演奏技巧。老师们面对面、手把手教授,反复细致讲解每一个要点。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学员们个个积极主动、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认真学习。
短短两天的培训,大家受益匪浅,所有培训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
阅读全文 >>
下料、抛光、打蜡、组接、调试……虽已初冬,但在山东省郯城县庙山镇乐泉村,家家户户都敞着院门,人们在院子里有条不紊地加工着一组组木料,伴随着机器运转的嗡嗡声,一把把二胡初具雏形。
“快进屋看看!”村民高振保热情地把记者招呼到屋内。屋子里,一幅以“琴声”为题的书法卷轴高悬中央,旁边整齐摆放着各式证书、奖杯以及大大小小的参展证。
高振保是当地有名的二胡制作能手,从十五六岁开始,他便跟父亲学习制作二胡的手艺。据他介绍,20世纪40年代,他父亲就曾多次南下苏州等地拜师学艺,并成立“高氏乐器坊”,但当时原材料种类单一,加上其他原因,销量不高。
改革开放后,乐泉人把乐器制作当成致富的手段。为此,当地成立了民族乐器制造协会,组织人员到杭州、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学成归来后,大家又各自在院子里办厂,乐器产业就逐渐发展起...
阅读全文 >>
11月4日下午,由普陀区委统战部主办,长寿路街道党工委、M50自由职业艺术家联盟承办的“国潮吟聚力 共襄盛世情——普陀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庆祝党的二十大书画展暨音乐会”在M50创意园区正式开幕。活动现场吸引了M50创意园区来来往往的游客。
本次书画展邀请了艺术家陆蓉之、查律、韩北石、胡稼祥、李江、林施荣、刘毅、沈云霞、砚秋、郑阳、朱丹、陆钰怡等共同参与创作,以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艺术家群体对党和时代的礼赞。《东西横贯公路长卷》《临煮茶图》《箫声流水》《风景》等水墨画和油画作品,尽显祖国大好河山;《春语者》《凝聚力之树》《波动的心》等雕塑作品,涌动着新时代的青春和活力;《静宇舞轩》《花开盛世》等摄影和花艺作品,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国潮吟聚力 共襄盛世情》的甲骨文和篆刻作品,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露无遗。
...
阅读全文 >>
为了引导低幼儿童接触民族音乐、了解民乐文化,感受民乐艺术的魅力,11月1日上午,由镇江市文广旅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古韵润香江”户外研学活动在金山湖国际房车露营基地举行。
竹笛独奏《姑苏行》、二胡独奏《赛马》、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活动现场,市文化馆的业务干部通过现场演奏的方式,让来自镇江市实验幼儿园香江分园的全体师生们,零距离领略传统民族乐器的艺术魅力,感受不同的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把民乐传统文化引入到幼儿教学中。
镇江市实验幼儿园香江分园小朋友 王嘉墨:
我听了葫芦丝和拉二胡,还有吹笛子的声音,我非常喜欢。我最喜欢拉二胡的声音,因为它很好听。
镇江市实验幼儿园香江分园...
阅读全文 >>
“二胡就像中国人,低调谦和,同时很有智慧和张力”——马晓辉:为二胡“鸣不平”的文化使者
“二胡只有两根弦,但这两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宇宙阴阳理念,一根弦代表逻辑,一根弦代表感性……”中国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家、致公党上海市委委员、上海统战部知联会理事马晓辉近日接受《中国新闻》报专访,倾谈其所悟的“二胡哲学”。这位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是舞台上典雅端庄的“胡琴女圣手”,也是朋友眼中的“二胡仙子”“现代玉娇龙”。她用数十年穿梭东西方舞台的从艺经历,不断探索二胡的表达边界,也为中华文化在海外觅得越来越多知音。
“二胡的魅力在于简约和深刻”
作为中国当代二胡演奏界的代表性艺术家,马晓辉为乐坛留下了《天山牧羊女》《悲歌》《命运》等经典作品。然而,她与二胡的结缘却是不期而遇的巧合。
成长在一个“文艺范”知识分子家庭的马晓辉,幼时家中有三样乐器,小提...
阅读全文 >>
“听,这是小鸟在唱歌,这是马在奔跑。然后,这只马累了,发出了求救的声音。这时,一辆救护车来帮助它,这些声音伴随着我长大……”
女孩一边描绘着,一边用手中的乐器演奏,奇妙的音乐流淌,台下观众无不鼓掌赞扬。近日,中国00后少女陈依妙在美国一博物馆纯英文演讲宣传二胡的视频引发关注,网友纷纷赞叹其“漂亮又有才华”。
陈依妙祖籍江苏常熟,出身“二胡世家”,她4岁开始学琴,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并以最年轻获奖者的身份实现了中国三大二胡比赛金奖大满贯,去年17岁的她被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
今年3月,在美国宝尔博物馆馆长的邀请下,她参加了宝尔博物馆与美国中国风艺术协会共同举办的经典专场演奏会“艺汇东西,美美与共”,带来这场《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