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二胡技巧

今天给大家介绍二胡正确的运弓方法,分为了三个部分讲解。 手腕和手指运动: 二胡正确的运弓是建立在右肩、臂、手腕及手指等各部分动作的自然、放松、协调、平衡的基础上的。运弓的力源来自右肩部,这个来自右肩部的力通过大臂传到小臂,再由小臂传到手腕和手指,然后带动弓子在琴弦上运走。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各手指关节是大臂、小臂、手腕和手的连接点,是运弓中传导和调节运弓动作的枢纽,而肩关节则是运弓中传递力和调节运弓动作的总枢纽。如在运弓时能从肩关节、大臂到手指建立起一种轻松、自然、平衡、协调的运动体系,则我们就能较容易地在运弓中产生一种空间运行的感觉。在运弓时必须做到各关节、肩、手臂、手腕和手指运动的自然、放松,而手腕和手指运动的自然、放松则更是重要,其中大拇指的放松、不用力再强调也不会过分。 弓子运走的方向: ...
阅读全文 >>
正确的持弓是二胡运弓的基础,错误的持弓必然会影响二胡的运弓质量及二胡的发音。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持弓的正确方法。 弓杆的压力: 具体的持弓方法是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持弓杆,中指和无名指从弓杆的下方插入弓杆与弓毛之间。弓杆放在食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大指肚内侧与弓杆轻轻接触,大指第二关节微微向外凸出成自然、放松状态,大拇指指尖对着食指第二关节靠指尖方向,中指和无名指指肚贴着弓毛。 在运弓时右手每个手指的各个关节随着运弓位置的变化随时都在灵活地调节、自如地屈伸。这里尤为重要的是在运弓时大拇指不能对弓杆施加过分的压力,大拇指与食指不能死捏着弓杆,运弓时大拇指应做到只是轻轻地放在弓杆上并以大拇指指肚内侧为支点左右来回自然地转动。 琴弦的振动: 如大拇指一用力,其一将造成手部肌肉及整个手的紧张,...
阅读全文 >>
二胡演奏快弓是高难技巧,高在何处,难在那里,笔者认为快弓的高难主要在于颗粒性。尽管出弓利索,声音饱满,按弦灵活,但是不具有颗粒性,就缺乏快弓的质感,就不能成其为高质量的快弓。颗粒性的形成,至少有三个要素。 擦弦度 弓毛要紧紧咬住琴弦,像粘在琴弦上,才能增大摩擦力。只有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会结实、硬朗、清晰。这是形成颗粒性的先决条件。有些人拉快弓声音不实不硬,没有音头的感觉,因而没有颗粒性,其主要原因就是擦弦力度不够。内弦与外弦的擦弦度也应保持一致,发出的声音不应有力度的差异。有时需要轻巧的快弓,但擦弦的原则不能变,颗粒性的感觉不能变。可以把擦弦点从中弓向弓尖方向移动,加强右手对运弓的控制。 两手的配合 除右手的运弓,左手对颗粒性的形成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称快弓的两手配合为两点对齐。即一个音符右...
阅读全文 >>
拉快弓紧张是初学二胡的人普遍存在和经常遇到的,它不但直接影响演奏的质量,而且很容易造成演奏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方面的障碍。 有些演奏者或音乐院校的学生由于“急于求成”思想的驱动,练琴时往往表现得心理浮燥,出现毛草、不求甚解和缺乏耐心等现象。他们一遇到演出、比赛甚至是考试等场合就容易紧张,经常在演奏中打折扣,有时甚至由于快弓方法的不得当引起了演奏中的杂乱无章,从而破坏了整个的演奏。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快弓方法不得当、演奏时弓子分配的不自然和由此引起的左指按音感觉受到牵制,其后果导致演奏中两手配合不协调。当出现了上述现象时,应首先检查演奏的方法是否正确和松弛,弓子的分配是否合理自然。虽然在实际演奏中每个人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松弛、自然等符合生理规律的演奏方式应该是大家都认同的。 我认为,奏快弓时右手的手指应该自然地握住(而不是捏紧...
阅读全文 >>
二胡换弦技巧是在演奏中连接音乐旋律的重要弓法手段,它在乐谱中没有任何标记,演奏者只需按照指法按音即可完成。二胡的换弦技巧在连弓和分弓中均可使用,不过在快板旋律中大都使用分弓来演奏。奏分弓的换弦时依右手的运弓动作大致可以分为“手指主动”、“小臂主动”与“指腕结合”几种,有时在演奏前、后十六分音符的旋律中也结合大臂(即上臂)的动作。由于动作的速度较快,如果在换弦的过程中方式不当就会引起演奏动作的紧张或僵持。有的甚至由于心理的紧张而更用力地做换弦的动作,结果使音的衔接在瞬音中断或令旋律的进行混乱不清。其实,只有在乐曲的旋律要求热烈的情绪时,大臂(上臂)的结合才是换弦技巧中所需要的。除了对力度有特殊需要的音乐旋律之外,一般的换弦动作并不需要多大的力度。有时倒是力量小一些右手可以更放松,换弦的感觉也会更敏锐、更轻巧。 此外,除了换弦方式运用...
阅读全文 >>
一些二胡演奏者在拉琴时换把的动作往往显得机械僵硬和疲软懈怠,这些不协调的动作所产生的后果是按音位置不稳定、音准无把握以及音乐的表情不到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换把动作的原理不甚明确。换把时以手和手指的动作为主导,结果导致动作笨拙和僵硬,影响了音乐旋律的自然衔接和按音时音准的稳定;还有的演奏者在换把时以手腕的上下凹凸动作为主,不但动作显得机械疲软,而且音的衔接由于过分的粘滞而不连贯,同时在快板旋律中也明显的影响了动作的速度。正确的换把方法应该是以小臂为动作的主导部位、手和手指协同动作,最终以“运动链”式的过渡完成细致的动作过程,使音乐的旋律得已顺利的衔接。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二胡的换把技巧在演奏中可以分为“技术性”和“表情性”两种。“技术性”的换把适用于较快的音乐旋律,要求动作的过程干净利落、不带或少带滑音。“表情性”的换把类似“绰”和...
阅读全文 >>
从根本上说,二胡“节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节奏的感觉不敏锐、节奏律动的感觉不稳定和节拍的意识不明确。在演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奏快板(快弓)时赶拍子; 长音时值不够,切分音及连弓中附点后面的音符拍子不充分; 节奏忽快忽慢。 “奏快板”(快弓)时赶拍子”这个问题在二胡演奏中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乐曲的快板中和奏连续快弓时越拉越快,其原因除了节奏感觉方面的因素外,换把的动作不到位、快弓方法掌握的不得当和演奏中两手配合不够默契等都会造成这些现象。解决的办法除了耐心地调整快弓和换把的方法之外,还要采取“慢练”的方式将所奏的旋律分段、分句地练习,其中节拍变化多的音符和换弦频繁的旋律尤其要重点练习。待技术方面有把握之后,心理状态就会更加松弛和自信,这有助...
阅读全文 >>
由于二胡既无指板又无固定的按音品位,因此按音的准确性历来是演奏者们最重视的。一般人习惯地认为“音不准”多半是由于左手的按音位置以及换把的动作无把握造成的。其实,造成音不准的原因首先是听觉的迟钝和在演奏中缺乏准确的“音高预示感”(即在按音之前“内心听觉”中就有了这个音的准确高度)。一个听觉敏锐的演奏者,当听到在自己的演奏中有不准的音时,就自然会产生不舒服甚至于有受到刺激的感觉,于是便下意识地调整左指的按音位置,直到这个音准了为止,这充分说明了听觉对于控制音准的重要性。 为此,在训练音准控制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听音和辨别音高差异的能力,掌握“音高的预示感”,然后再练准确按音和换把的方法。在练习音准控制的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自始至终高度地集中听觉注意力,否则将很难掌握好控制音准的规律。其实,演奏中音准的控制过程就是演奏者...
阅读全文 >>
二胡一般采用泛音进行调弦,具体方法是:左手小指按住弦长(指千金与琴马之间的线段)的1/2处,运弓拉响外空弦音后,然后将小指轻浮,这时会得出一种纯净透明、类似竹笛声的外空弦高八度音,它与浑厚圆润的外空弦音形成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当弓子在外弦上拉满一弓后,现在弓毛又转为擦内弦,这时小指离弦,用食指轻浮于全弦的1/3处,随着弓子的渐渐推进,此时会发出一种细腻清越,比内空弦高十三度的琴声,其音量略小于外弦1/2处的八度泛音。如果内外弦的五度音是调准了的,这两处的泛音音高应完全相等;如果它们之间的音高还存在着偏差,这说明五度音的准确度还不够。如果不求绝对音高,只要求相对音高的话,我们可以以任意一根弦的泛音音高为“参照音”,然后把另一根弦指定位置的泛音音高调到相等高度为止。 初次练习泛音,内弦1/3处泛音效果很可能不如外弦1/2处理想,这也许是内...
阅读全文 >>
在二胡演奏中,我们要如何放松,放松的原则是什么? 动作尽量符合生理运动的自然规律 力量的传导要通顺,不能在肘部和腕部有所阻塞或者抵消 乐曲需要一分力量,绝不用两分。学会在演奏时“忙中偷闲”,把力量用在必要的地方。处处能做到恰到好处,这才是艺术的原则。 ...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