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二胡技巧

放松并不是松软无力,也不是所有的技巧都需要放松。原则上讲,二胡放松就是不浪费力量。主要体现在: 1、尽量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 并不是肌肉的完全放松,就像节约并不等于吝啬一样。绝不把劲儿使在不该用的地方,要将力量集中用在必要的点上。有些技巧演奏所必须的紧张并非错误。 2、充分利用自然重力。 例如:弓子贴弦的力量,就主要来自手臂下沉的重力,再经过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来改变力的方向,从而形成弓毛对琴弦的一种斜向压力。 用中强的力度演奏时,手臂自身的重量已经足够提供弓毛贴弦的需要。 用很强的力度演奏时,采取身体微微前倾,将部分身体的重量加上,完全能满足弓子所需的贴弦度,不需要依靠肌肉紧张的力量来推压弓子。 再例如:换把时,只需要虎口一松,手臂就会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
阅读全文 >>
二胡没有指板和品位,音准完全要依靠听觉来控制。要想真正控制好音准,除了具备对准确音高的辨别能力外,还必须具有手指敏捷的反馈速度。 音准概念有两种形态:一种叫做绝对音感,它是以对音的绝对高度的感觉作为记忆材料的音准概念;另一种叫做相对音感,它是以调和音程感觉作为记忆材料的音准概念。 二胡演奏者所具有的音准概念大多是相对音感,习惯上以首调唱名法来读谱的,使演奏者对调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技术的发展,二胡演奏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现代作品已经淡化了调的概念,用首调唱名法来读谱和用调来控制音准显得力不从心。用发展的眼光看,二胡演奏者应该同时掌握首调与固定调两种唱名法的读谱技巧,用调和音程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音准。最后,还要保持正确的手型! ...
阅读全文 >>
抛弓的符号为‘九”,写在音符的上方,由于它的效果很像马蹄声,所以又称为“马蹄弓”。演奏者在奏抛弓方面容易出现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点: 手臂上下运动过大,反而使弓子在触弦点处的跳动减小.甚至跳不起来。因此演奏抛弓时手臂一定要以旋转运动为主.只有很小的一点上下运动,这样弓子才能跳得起来。 动作配合不默契、即当弓子下落至琴筒时,右手食指和拇指没有及时地相对放松;中指和无名指不能同时向下有弹性地压一下弓毛;弓子也没有“抛”出去(动作与感觉有点保儿时所玩的“打水漂”,即用一块瓦片斜着扔向水面、使之在水面上连续地跳动好几下才沉下去),因而弓子也跳动不起来。因此,动作的默契配合,是演奏仔抛弓的首要条件。 演奏抛弓时右手指得太高,这不但使弓毛的触弦点上移,还使弓子下落时与琴简的击点偏穆到...
阅读全文 >>
抛弓的符号为‘九”,写在音符的上方,由于它的效果很像马蹄声,所以又称为“马蹄弓”。抛弓在演奏方法上一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它的第一部分是一个短促的跳音,以拉弓或推弓开始均可(一组抛弓的第一弓常是一个击弓)。声音发出后手臂右旋,将弓子顺势提起;第二部分是当弓子下落至琴筒时,右手拇指与食指稍稍放松,中指和无名指乘势向下压一下弓毛,以阻止弓子上跳,同时配合与第一部分相反舶弓向运动,这样受阻的弓子就会在琴简相弦的反弹作用下急速地跳动出声,发出得“得儿儿……”似的跳音。如《蓝花花叙事曲》中: 演奏抛弓时为了提高弓子的弹性,右手需要格弓毛绷紧。 抛弓的用弓部位要看乐曲的速度而定,速度越慢,用弓部位越靠近中弓;反之,用弓部位就靠近弓尖。总之、要选择适合乐曲速度的最佳弹跳点来演奏。抛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部是抛两个音,但偶然也有抛三个音的,还有拉推弓都抛...
阅读全文 >>
外弦拉弓:把弓杆向外、向下自然躺在琴筒上,(借用弓杆的自重使弓毛对琴弦产生压力)手臂放松下沉,力量直达手指。操控弓杆的四个力点合力将力量外送,开始打开手臂,手腕自然微拱,中指、无名指、拇指与食指控制住弓杆,掌心与弓毛保持一定距离,向外、向右做平直运动。肘部不要抬高,弓毛紧贴琴筒,运弓方向保持直行,速度稳定,力量均匀,直至手臂完全伸直,此时,因为手腕的转换,掌心已较靠近弓毛。 注意:从肩部、大臂、肘、小臂、手腕到手指,必须配合默契,几乎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把力量送至操控弓杆的手指,动则齐动,停则齐停。拉弓概念不仅仅是拉,还是送,把力量外送到琴弓,把琴弓送出去。 外弦推弓:手臂开始回收,手腕自然微屈,中指、无名指、拇指与食指控制住弓杆,掌心靠近弓毛,向外、向左做平直运动,肘部不要抬高,弓毛紧贴琴筒,运弓方向保持直行,速度稳定,力...
阅读全文 >>
对于二胡学习者来说,练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保证一定的练习量是有必要的,因此,怎样提高练琴的效率呢?下面仅就自己的经验对如何提高练琴效率谈谈自己的意见: 首先学习者从内心深处要自愿做这项工作,并在练琴中有意识的去寻找乐趣。 练琴要讲究方法,尽量避免一遍又一遍盲目的“过”曲子。 练习的目的要简单、明了,一次达到一个目标,过多地练习目的反而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提倡看谱练习,并在谱上做各种要求的详细标记,这样可充分开发视觉器官的作用。 当遇到久攻不下的难点时,切记不可急躁,此时一味的增加练习量是没有好处的,这时应停下来静心地寻找原因。 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分段练习的效率比集中练习要高得多。 化整为零的练习方法。中老年学员因为要照...
阅读全文 >>
快速技巧可以说无论在二胡的普及教学中还是在专业院校的专业训练中,都是令人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大家都非常羡慕那些快手和炫技高手,都非常羡慕能够拉得很快的人。我听得最多的也是学生问我“老师,怎样才能拉的快”。那么这个其实也是有一定的训练方法。大家都知道高楼也不是一蹴而就,一下就能搭到好几十层的高楼,都是要通过打地基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上盖,那我们快速训练也同样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我觉得有两个方法。 循序渐进的提速练习 首先一个方法大家肯定也不陌生,那就是慢练。任何快速技巧都需要从慢练开始,那么不仅要慢练,我认为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上中速的练习。中速的练习就是指循序渐进的提速练习,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定乐曲原速一半甚至更慢的速度。很多人练完最慢的速度后马上就加速度到乐曲的原速了,这样你就会发现当你拉奏原速时会频繁出错。 ...
阅读全文 >>
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某件本就优秀的作品中,让整个作品更加出彩,甚至“活起来”的亮点,这样的亮点也被称为点睛之笔。如果问二胡演奏艺术的点睛之笔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滑音。 当然揉弦也相当重要,可它是弦乐器的共性。滑音也都在弦乐器中使用,但二胡是运用最多最广的,而且变化多学问深。大家想想,有哪首真正的二胡曲中没有用到滑音?完全可以说,没有滑音,就没有二胡;拉二胡不拉滑音就没有二胡味。 二胡常用的滑音有上滑音、下滑音、垫指滑音和回滑音。回滑音有上回滑和下回滑两种,从本音开始滑向较高的音再滑回本音的滑音称为上回滑音,它用向上弯曲的弧线加上箭头来表示,写在音符的上方;从本音开始滑向较低的的音再滑回本音的滑音称为下回滑音,它用向下弯曲的弧线加上箭头来表示。在乐曲中以下回滑音居多,一般都用来装饰音头。回滑音中还有一种回转滑音,因它极...
阅读全文 >>
二胡的跳弓首先选好擦弦点(即跳点),像演奏短弓一样控制好弓子,让弓子平而直地左右运动(以肘部为支撑点,用小臂带动手腕,来回磨擦琴弦)。这时会完全是在进行短弓练习,这是第一步骤。第二步骤腕也会放松。因为自然跳弓是一种惯性运动,起跳以后,手腕应随弓子弹动的速度自然而流畅地来回牵引弓子左右运动,不要用手腕动作的速度去控制弓子弹动的速度,而是随弓子弹动的速度,手腕也左右同步运动。这时手腕松驰而自然流畅,内弦跳弓的演奏就能轻松而持久地进行下去。 自然跳弓的最大难题是换弦。因为内外弦作用力相反,弹力方向相反,跳点位置不同,所以在换弦后第一音实际上是新的起跳音,必须在新的一根弦上形成惯性,才能奏出自然跳弓。如果遇到比较频繁的换弦,从理论上讲,这种惯性运动经常受到破坏,必然使跳弓进行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音符进行也决不会流畅。其二是内弦弓子张力大于外弦...
阅读全文 >>
换弦要注意腕力与指力的相互配合,要扣准音符时值,过渡自然。快弓通常用于处理快速旋律的乐曲,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基本手段之一。 换弦是指弓毛擦一根弦转为擦另一根弦。换弦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换弓时换弦,另一种是在弓子运行过程中换弦。这两种换弦都要求把音符的时值扣准,过渡自然。初学者由于换弦动作片面依赖于指力,腕力不够,造成了指力换弦的被动。在换弦时往往出现突然嘎止的现象,或是把琴弦猛击一下,在快速旋律中换弦的毛病表现得犹为突出。所以腕力与指力的相互配合,对换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拉弓、推弓、换弓、换弦时食指与拇指相对构成的持弓点均应固定不变,运弓时,整个右手以持弓点为轴,拇指和食指绕着轴心作相应的扇形转动。 此外,在拉奏练习中应养成自觉遵守符号标记的习惯,并且要记住一些常用的运弓符号,否则将使整个弓序显得杂...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