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古琴资讯

斫琴师张徳贞是一位致力于传承古法制琴工艺的匠人。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却选择了坚守古老的手艺,用心去感受每一根弦、每一块木头背后的故事。 将斫琴技艺传承下去是张徳贞不变的追求。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而传承传统古琴制作技艺的匠人,则有个鲜为大众知晓的称谓——斫琴师。 灵山卫街道徳贞琴社的创办人张徳贞就是一位斫琴师,他今年38岁,在斫琴这条路上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今年他的徳贞古琴非遗工坊入选了西海岸新区第三批非遗工坊。 手工制作一张古琴,至少需要一至两年时间,其间包括十几道流程,考验的不仅是匠人的耐心与恒心,更是斫琴师的心性与修行。 “从事斫琴十几年,我觉得古琴蕴藏了许多人生哲理,有修身养性、教化育人的意义。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和喜爱...
阅读全文 >>
绿荫掩映下,古琴的悠扬旋律在胶州高凤翰纪念馆飘荡,为炎炎夏日带来一抹清凉的文化气息。近日,“非遗零距离·瑶山传雅音”古琴艺术文化展在此盛大开幕,活动由胶州市文旅局、市文联、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主办。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此次活动包含古琴艺术文化展览及汇演交流两部分。展览开幕式上,胶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敬军在致辞中表示,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场古琴雅集能够为大家带来一次美好的文化体验,也能够为推动古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古琴有近四千年的传承历史,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所以为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被推崇为中国国乐。”胶州市古琴协会会长、胶州市瑶山琴社社长胶州市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王媛媛介绍说,在本...
阅读全文 >>
在夏意渐浓的六月,历史与艺术的旋律在濉溪古城悠扬回响,2024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于6月18日清晨在濉溪古城嵇康琴馆隆重开幕。 6月18日上午,2024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明《西麓堂琴统》打谱会在濉溪古城嵇康琴馆开幕。市领导金文、陈英、朱先明参加活动。 活动为制琴名坊颁发收藏证书,向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明《西麓堂琴统》全国打谱会专家顾问颁发聘书;为嵇康琴馆揭牌,授予“中国古琴艺术传承示范基地”称号;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委会为淮北市赠琴,濉溪县百名中小学师生合奏《高山流水颂》,热忱欢迎八方来客。 淮北嵇康古琴艺术展演暨明《西麓堂琴统》打谱会旨在通过全国古琴制作名坊邀请展、音乐剧《运河琴缘》安徽首演、明《西麓堂琴统》全国打谱会(第二期第二次会议)、2024濉溪论剑《广陵散》展演、安徽古琴论坛、2024安徽琴集、颁...
阅读全文 >>
日前,记者从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了解到,一张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明代古琴近日亮相“山水入弦 清风流韵——八桂雅韵广西音博2024年非遗古雅集”活动和《中国古琴学概论》专题讲座。参加活动的市民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琴艺术的魅力,也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场雅集的亮点,是一张明代成化年间的古琴,距今已有500多年。此琴是日本著名古琴家、学者坂田进一旧藏。2014年坂田进一请裴金宝修缮,2016年完工后由广东湛江古琴学会钟伟明会长一直收藏至今。一溪云琴馆创始人曾新携这张古琴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平沙落雁》。此曲将本场非遗古琴雅集活动推向高潮,展示了古琴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契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据悉,一年一次的广西民族音乐博物...
阅读全文 >>
古琴,作为中国古老的弦乐器,其指法精细繁复,蕴含着深厚的美学与哲学理念。学习古琴的过程中,除了掌握正确的指法技巧,规避错误同样重要。以下是古琴指法中应特别注意的五大禁忌: 1. 忌用力过猛:古琴讲究“轻拢慢捻抹复挑”,弹奏时需避免用力过猛,这样不仅可能导致音色过于尖锐刺耳,破坏了古琴音韵的圆润与深沉,而且长期如此容易损坏琴弦和琴体,影响古琴的使用寿命。 2. 忌指法僵硬:古琴演奏要求“指随意动,气韵流畅”。弹奏时指法应灵活自如,避免僵硬死板。手指在琴弦上的移动应当如行云流水,过渡自然,这样才能让音符之间形成美妙的连接,凸显古琴音乐的婉约之美。 3. 忌速度失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琴者,都需要掌握好弹奏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导致音符无法清晰呈现,失去了古琴音乐应有的韵味;也不宜过慢,以免失去节奏感,破...
阅读全文 >>
在中国古典乐器中,古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声音魅力备受世人推崇。其演奏技艺中的右手取音,更是展现了古琴音乐灵动变幻、韵味深长的特点。古琴的右手技法丰富多样,包括擘、托、挑、勾、剔、打、摘等多种手法,每一种技法都蕴含着极高的艺术性和深厚的音乐表现力。 右手擘法是指以大指从外向内拨弦,其力度饱满、音色浑厚,犹如大地回响,开篇宏大;托法则是在弦下反弹出声,动作轻盈,仿佛微风拂过水面,引人入胜;挑与勾对应上下弦,一放一收间似山涧流水高低起伏,活泼灵动;剔、打、摘等技法则是快速敏捷地触碰琴弦,犹如疾风掠过林梢,瞬间激发出强烈的节奏感与旋律张力。 右手取音的灵动不仅在于技法本身的变化多端,更在于其对音乐节奏、旋律及情感表达的精准把控。每一个音符的起承转合、强弱缓急,都在指尖的微妙变化中得以生动呈现。演奏者通过对各种技法的...
阅读全文 >>
古琴艺术中,独特的指法技巧不仅是演奏技艺的核心,也是表现音乐意蕴和情感流动的关键所在。其中,“蛇行鹤步”作为一种高级且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古琴指法,深受琴家们的尊崇与喜爱。 "蛇行"一词,源自于古琴演奏中模拟蛇蜿蜒游走的动态,体现在指法上则是要求演奏者的手指在琴弦上滑动时,如同蛇游一般流畅、连绵不断,丝毫不见滞涩与突兀。这种指法在古琴演奏中表现为吟猱、绰注等技巧,能够细腻地刻画音符之间的过渡,使乐曲旋律如水流般婉转流淌,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美感。 "鹤步"则取象于仙鹤悠闲自在、稳健洒脱的行走姿态。在古琴演奏中,鹤步指法强调的是每个音符独立清晰,如同鹤踏雪而行,每一步都精确有力,却又不失优雅与从容。这种指法体现在挑、勾、剔、打等技法上,既能准确地定位音准,又能使旋律线条显得刚柔并济,既有力度又有弹性。 “蛇行鹤步”这两...
阅读全文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渴望在忙碌之余寻找一片心灵净土,回归古典,感受古琴所带来的宁静与深邃。学习古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那么,如何高效地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古琴呢? 1. 合理规划时间: 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将每天或每周固定的一部分业余时间用于古琴学习,如清晨或夜晚的安静时段,确保每次练习至少半小时以上。切勿急功近利,保持持之以恒的规律练习,久而久之,必能看到显著的进步。 2. 系统学习基础: 古琴的学习需要从基本的指法、曲谱和乐理开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学,或者报名参加周末或晚间的古琴培训班。购买一些基础教程书籍和视频,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研读和观看,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利用线上资源: 当今数字化时代,有很多优质的线上古琴教学资源,包括APP、网站、短视频平台的教学视频,甚至可以...
阅读全文 >>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瑰宝,其制作工艺中,漆与灰的使用与处理工艺尤为重要,不仅关乎古琴的外观美感,更决定了其音质的优良与否。漆与灰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古代匠人的卓越技艺,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 漆在古琴制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护与美化琴体。古琴选用优质的大漆(又称生漆或中国漆),经过数十次的髹涂、打磨,形成光滑细腻的漆膜,不仅能防止木质因湿气、温度变化而变形开裂,同时也赋予古琴庄重典雅的色泽与光泽。二是影响音色。适当的漆层厚度和质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琴体的振动性能,进而优化古琴的音色表现。 灰,此处特指的是古琴制作中的“鹿角霜”或“大漆灰胎”。古琴灰胎由鹿角霜、瓦灰、大漆等混合而成,涂抹于琴面与琴底,干燥后形成坚实而富于弹性的灰胎结构。灰胎的质量直接影响古琴的共鸣效果,良好的灰胎能使琴...
阅读全文 >>
步入古琴的世界,每一位初学者都渴望快速而有效地掌握这门传统艺术。然而,古琴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针对古琴初学者设计的一些高效练琴方法: 1. 掌握基础知识:首先要熟悉古琴的构造和音域,了解减字谱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右手指法(如挑、勾、剔、打、摘等)和左手指法(按音、吟、猱、绰、注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所有练习的基础。 2. 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应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入门曲目,如《仙翁操》《秋风词》等,逐步熟悉琴曲的结构和节奏,积累演奏经验。 3. 分步练习:将整首曲目分解为各个小段落,分别进行细磨慢练,确保每个音符的准确到位。先做到每个音清晰干净,再逐渐提高速度,过渡到整个曲目的流畅演奏。 4. 每日定量:设定每天固定的练琴时间,保持规律的...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