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古琴资讯

《醉渔唱晚》是中国传统古琴音乐中一首流传久远、深具韵味的名曲,其名称寓含着浓厚的诗意和生活气息。此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翁独酌湖畔,借酒抒怀,悠然自得地歌唱傍晚情景的画面,将人生态度与自然意境巧妙结合,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乐曲旋律丰富多变,起承转合间无不流露出深沉而又洒脱的情感。开篇以宁静而略带哀怨的旋律营造出湖面波光粼粼、夕阳西下的静谧氛围;随后节奏渐趋活跃,宛如渔翁在微醺状态下欢快歌唱,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尾声则回归平静,仿佛渔翁在歌声停歇后独自品味人生百态,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醉渔唱晚》作为中国古琴艺术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揭示了古代文人墨客面对现实困境时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大...
阅读全文 >>
《忆故人》是一首流传久远且深入人心的中国传统古琴曲,以其深情而内敛的旋律勾勒出对远方故人的无尽思念和追忆。该曲最早见载于明朝朱权所著的《神奇秘谱》,其悠扬沉静的音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 《忆故人》的音乐结构巧妙地通过古琴特有的泛音、按音及散音等技法,细腻地表达了演奏者内心深处的怀念与哀思。乐曲旋律时而低回婉转,仿佛在诉说着与故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时而又激越悲壮,犹如对离别之痛的无声控诉。整首曲子如同一部用音乐编织而成的抒情诗篇,展现了古人面对人事变迁、岁月流转时那份深深的感慨与坚韧。 不仅如此,《忆故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还承载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友情、亲情乃至家国情怀的寄托。曲中流淌的情感并非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小情感世界,而是借由对故人的追忆扩展至对过往历史、文化传承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
阅读全文 >>
《海青拿鹤》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古老琴曲,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以其生动描绘大自然生态景象和寓言般的故事内涵深受人们喜爱。这首琴曲以鸟类世界中的两个主角——海青与仙鹤为创作主题,通过音乐艺术的手法再现了自然界生物间的生存竞争与和谐共生的景象。 “海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勇猛矫健,而“仙鹤”则寓意着长寿与高洁,两者在《海青拿鹤》这一乐章中形成鲜明对比和互动。乐曲旋律起伏跌宕,既有展现海青威猛迅捷一面的激昂节奏,又有表现仙鹤优雅从容之态的舒缓旋律,整部作品如同一部音符编织的微型戏剧,生动地展现了生物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以及万物相生相克、互依共存的生命哲理。 此外,《海青拿鹤》还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细腻情感表达与人文关怀,通过音乐的形式激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价值的思考。作为流传至今的古典音...
阅读全文 >>
《离骚》不仅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文学巨著,更是以其深沉悲愤的情感和浓郁的楚文化特色被后人改编为古琴曲,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之作。这首古曲不仅承载着对屈原生平事迹与理想追求的艺术再现,更是通过音符和旋律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传达给听众。 作为一首源于屈原同名长篇政治抒情诗的古琴曲,《离骚》由晚唐时期的陈康士根据原诗意境创作而成,最早见于《神奇秘谱》中记载,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衍化和完善。乐曲以九段的形式呈现,后世又发展至十八段,其结构宏大,情感饱满,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音乐表现上,《离骚》巧妙地运用了古琴特有的韵味与表现力,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将屈原在诗中表达的政治抱负、遭受的困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转化为悠扬而激昂的旋律。琴音起落间,仿佛重现了屈原坎坷的人生轨迹,也唤起了...
阅读全文 >>
“阳春白雪”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其中,“阳春”是其组成部分,象征着春天的温暖明媚与生机勃发。这首古曲源自先秦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以典雅脱俗的旋律、深邃悠远的意境,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生活和哲理的独特感悟。 “阳春”一曲,原为古琴独奏曲目,以其清新流畅的曲调,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寓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赞美。乐曲旋律如泉水叮咚,如春风拂柳,既有春天阳光普照大地的暖意,又有冰雪消融、万物更新的活力。通过音乐的抒发,将古人对大自然节气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阳春》不仅作为一首独立的琴曲被广为传颂,同时也常与“白雪”合称为“阳春白雪”,用来形容高雅的艺术作品或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此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演绎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
阅读全文 >>
“古曲幽兰”,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古琴曲目,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这首乐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古曲幽兰”的创作年代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传为孔子所作,又名《猗兰操》,蕴含着儒家君子之风、高洁品格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乐曲旋律深沉悠远,如同空谷幽兰,虽身处荒僻之地,却能独自绽放,散发出淡雅清香,象征着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坚守气节、清高自守的精神风貌。 乐曲结构严谨,音色古朴,通过描绘兰花生长于山谷间的坚韧生命力和宁静淡泊的姿态,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高尚情操和人格独立的不懈追求。演奏时,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带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从容,引导听者在静谧的音乐世界里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阅读全文 >>
高山流水遇知音,剑胆琴心冶心灵。近日,伴着苍劲坚实、潇洒悠远的动人旋律,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天津七弦琴院掌门人张子盛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兰州国学馆,携兰州得意门生王芳燕等诸多弟子在“烟火兰州迎新春 冬游金城过大年”系列文旅活动之“祥龙献瑞·琴动金城”迎新春古琴雅集活动中精彩亮相。师徒一众盛装登场,以一曲曲沁人心扉、幽深静远的经典雅乐致敬国学先贤、诠释金城之美,彰显出极具意境与品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魅力,为到场的古琴爱好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强强联手打造一流古琴文化研修基地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有着3000余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具有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等特点,2003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烟火兰州迎新春 冬游金城过大年”系列文旅活动之“祥龙献瑞·琴动金城”迎...
阅读全文 >>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也是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周年。2023年11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文化艺术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幽兰春晓》《琴荟》首发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喻静,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名誉会长田青,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徐福山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李宏锋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王晨阳总结并肯定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古琴艺术保护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对...
阅读全文 >>
“飞逝的时光里,流走的岁月中,有的工匠,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悄然消失;有的工匠,仍坚守初心,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王先宏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改初心,以匠心斫制古琴,传承古琴文化。”记者9月16日在扬州采访获悉,该市知名古琴演奏家、斫琴师王先宏近日接受央视“平凡匠心”栏目专访,在“古琴之乡”扬州引起不小反响。 记者了解到,擅于演绎亦擅长斫琴的王先宏,创造出古琴新款芙蓉式和临风式,获得了国家专利。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位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其独特审美特性与“金石之音”,契合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意境,因此成为文人墨客最好的精神伴侣。记者了解到,王先宏8岁随父学习民族乐器,18岁参军入伍,被特招为文艺兵。在部队文工团十多载专业训练下,通晓多种乐器的演奏和音乐创作。转业后回到琴筝之乡扬州,研究和传承古琴艺术,师从中央音乐学...
阅读全文 >>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乐雅集在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梅花馆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姚公白伉俪携手走进该馆交流演奏,梅花馆南音弦友通过指、谱、曲高规格演奏迎接客人,参加演奏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苏诗咏、夏永西等,我国古老音乐杰出代表古琴和南音在泉州古城交相辉映,精彩的演出令现场听众陶醉。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200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姚公白自幼爱好音乐,从其父姚丙炎先生学琴,深得浙派姚门精髓。此次来泉,他分享了古琴在我国和福建的发展情况,为现场观众演奏了《乌夜啼》,该曲见于1425年琴曲专集《神奇秘谱》。 “古琴在泉州有许多传播者和爱好者,纵观...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