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江县车辋镇有一位手艺人杨松林,他用一根竹子制作出了一种叫花号的民间乐器,这种乐器音调独特,音质浑厚,吹奏时发出悠远的声音响彻山间。
在金龙村村委会院坝内,杨松林正在和老伙计吹奏自制的乐器,只见他鼓起腮帮,吹出阵阵悠远的声音,飘荡在山谷间,令人如痴如醉。杨松林手中的的乐器就是花号,2007年被列入合江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松林也成了花号的非遗传承人。雨天闲来无事,杨松林打算和几个老伙计一起制作花号。
杨松林说:“我一个人做的话,大概一个半小时才能做好一个,今天大家在这儿帮助我,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
花号在制作上要选用竹身挺拔、竹质较厚、弹性较好的慈竹,从竹头起截取长约10厘米的竹筒,一端均匀削薄,插入另一端,成宝塔状,最后再用三块竹片和竹篾箍紧固定,花号制作完成后,泡在水里保持湿润,以免干燥,收缩漏气、散掉。
...
阅读全文 >>
每天吹“哈号”,已成为郭道明生活的重要内容。
街头遇到对“哈号”感兴趣的年轻人,郭道明都会高兴地向其传授吹奏技艺。
郭道明正在用削好的慈竹制作“哈号”。
“哈号”是宜宾市南溪区的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年64岁的郭道明是南溪“哈号”传承人。近日,记者不仅见到了“哈号”的制作过程,还听郭道明讲述了“哈号”的故事。
据《南溪县志》等史料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僰人主要寄居于长江之滨的僰道县,即今天的南溪区福溪口一带。由于这里盛产慈竹,僰人劳作之余,欢庆丰收,于是取竹为号、吹竹为乐。又因僰人姓“哈”,所以后人便把僰人发明的土乐器叫做“哈号”,一直流传至今。
郭道明从小接触“哈号”。工作之后,一次偶然的机...
阅读全文 >>
南溪哈号是南溪一种古老民间吹奏乐器,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自娱自乐的道具之一,独具地方特色,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古时僰人劳作之余欢庆丰收,取竹为号,吹竹为乐,多在腊月、正月十五等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里吹奏。又因僰人姓“哈”,所以后人便把僰人发明的土乐器叫做“哈号”,并一直流传至今。
南溪哈号属于历史遗迹主类,非物质类文化遗存亚类,传统音乐基本类型。2011年6月,“南溪哈号”被列为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溪哈号是利用竹子自然的竹节,将每节的一头削薄,然后一节节插入成型,削得越薄,接头的缝隙就越小,声音的饱满度也就越好。最长的哈号能达到4米以上,要用竹子20节左右,最短的哈号像未出土的竹笋一样,仅有33厘米。
制作好的哈号在吹奏前都会提前一天浸泡在水中,也就是通过发胀,让每节竹子之间...
阅读全文 >>
“嘟嘟呜——呜嘟嘟——嘟呜嘟呜嘟呜呜——”清脆的声音,从一个类似宝塔的东西中发出,霎时吸引了周围的人。“这是哈号,一种古老的乐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溪哈号代表性传承人郭道明轻轻抚摸着自己的“伙伴”说,春节期间,他会到乡镇上去表演,让人们重新体会这种传统民俗。
已有2000多年历史
哈号是曾经流行于川南农村的乐器,相传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宜宾市南溪区福溪口一带,曾是僰人主要寄居的僰道县。每到劳作之余,僰人会吹竹为乐,欢庆丰收。这种用竹子制作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响亮如号。后来,在部落祭祀或发动战争时,僰人就会吹奏这种乐器。又因僰人姓“哈”,所以后人把这种乐器称作“哈号”。
这种原生态民间竹号,由于号音清纯简易、清新明快,备受人们喜爱,每逢集会、节庆等重大场合时都要吹奏。
郭道明记得,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