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胡琴,民间都熟知。至今,民间鼓乐艺人有谚:斗米唢呐,担米胡琴。就是说,学吹唢呐,吃完一斗米便能掌握,学会拉胡琴,须吃完一担米。说明学拉胡琴并非一蹴而就,要下一番功夫。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对北方和西方各民族泛称胡人。《史记·赵世家》“吾欲胡服”。《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也指来自这些民族的东西,如胡琴、胡桃、胡椒等。
胡琴一名,唐宋时期指的是我国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拨弦乐器,如琵琶、忽雷等统称胡琴。
作为拉弦乐器,最早记载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引自作《凯歌》其三:“马尾胡琴随汉车”。元代是蒙古族统治中国,胡琴开始用于宴乐《元史记·乐志》“胡琴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至建国初期,马尾胡琴形制仍然是卷颈龙首,称为龙头胡琴。乃至越南等国现仍采用卷颈龙首胡琴伴随歌...
阅读全文 >>
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以弓弦磨擦琴弦,使之振动以发出声音的拉弦乐器,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
唐宋时期
胡琴既是拉弦、又是弹弦乐器,两种演奏方法兼而有之。与陈旸同一时代的北宋文人欧阳修,在他的《试院闻胡琴作》一诗中写道:“胡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演奏方法则是弹拨,没有“用竹片轧之”的含意。在另一首诗中有着颇为详尽的记载:“奚人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高堂一听风雪寒,坐客低回为凄怆。深入洞箫抗如歌,众音疑是此最多,可怜繁手无断续,谁道丝声不如竹。”这里显然描写的是两弦弹拨乐器胡琴。可见,唐宋两代,胡琴正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过渡的时期。
宋代时期
胡琴又称稽琴。宋代高承公元1080年撰辑的《事物纪原》中有:“杜挚赋序曰: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击弦于鼓首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