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葫芦笙资讯

5月7日下午,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路小学校园内阵阵芦笙响起,该校学生正在学习吹芦笙,在传承侗族传统吹奏乐器的技艺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培养侗族学生的民族精神,该校经与高路村村沟通,在校园增加一堂芦笙文化课程。在班仪式现场,高路两位芦笙传承人用“侗汉”双语的形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芦笙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浓厚。 近年来,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路村对传承民族文化尤为重视,该村深入发掘和整理侗族传统文化内涵,将非遗传承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紧密结合。每逢大型节日,该村通过采用多耶、芦笙踩堂、侗族大歌等多种民族文化形式庆祝,增强了该村的民族自豪感,全面提高村民文化生活质量。 ...
阅读全文 >>
挑选合适的竹子、安装芦笙的簧片、校准芦笙的音阶……数十道工序后,一根根普通的竹子在徐维笙的手中慢慢蜕变成一把音质圆润、做工精湛的芦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维笙虽然只是位95后的年轻小伙,但在改良和创新瑶族芦笙技艺上,早已成为圈中有口皆碑的“老师傅”。他让古老的民族乐器更适应现代人的视听需求,吹奏出更动听的旋律。 “抢救”技艺主动退学 芦笙在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地区深受喜爱,出生在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老屋栎村的徐维笙,从小就听家中老人吹芦笙、讲与芦笙有关的故事。徐维笙耳濡目染下也对芦笙产生了热爱,四处拜师学艺。他发现,随着岁月的流逝,村中掌握芦笙制作技艺的老人越来越少,心中不免着急。 2015-2016年间,两位教授徐维笙制作芦笙技艺的民间老师傅接连过世,给正准备升读大...
阅读全文 >>
传统葫芦笙分为高音、中音、 低音三种,音色各异。高音笙清脆明亮;中音笙圆润柔和;低音笙浑厚低沉。音域较窄, 实用音域为一个八度。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对传统葫芦笙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改革 ,研制出十管葫芦笙,笙斗改为木制 ,笙管上增加了共鸣管,音域a—f2,扩展将近两个八度,还增大了音量,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转调,适用于独奏、乐队合奏或歌舞伴奏。 目前,这种葫芦笙已在彝族乐队中使用,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阅读全文 >>
葫芦笙的构造和笙大致相同,由笙斗和笙管组成。因笙斗用空葫芦制作而得名。 传统葫芦笙,音色各异。高音笙清脆明亮;中音笙圆润柔和;低音笙浑厚低沉。音域较窄, 实用音域为一个八度。常用于独奏、对奏或为歌舞伴奏,经常是边舞边奏,有时也和彝族笛 子、大、小三弦配合演奏。 所奏乐曲,绝大部分是舞曲,有少数是用于节日和喜庆的乐曲, 但也都带有舞曲风格,一般都比较轻快活泼、节奏鲜明。 在彝族民间,葫芦笙是“踏歌”、“打 歌”和《葫芦笙舞》的主要伴奏乐器。“踏歌”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清人桂馥《滇游 续笔》中载:“夷俗男女相会,一人吹笛,一人吹葫芦笙,数十人环绕踏地而歌,谓之踏歌 。”时至今日,这种歌舞在彝族地区仍很流行。《葫芦笙舞》是以吹奏葫芦笙为领舞的群众性民间舞蹈,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聚居在金沙江畔的彝族人民,每逢...
阅读全文 >>
葫芦笙,是彝、拉祜、佤、傈僳、哈尼、黎、纳西、怒、普米、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葫芦笙的构造和笙大致相同,由笙斗和笙管组成。因笙斗用空葫芦制作而得名。 彝族 彝族的葫芦笙流传地域广阔,多为五管或六管,有的地区还采用木制或铜制笙斗,笙斗到吹 口一般长25厘米左右。在四川省凉山州常见的为八管葫芦笙,使用竹簧,在葫芦柄处连接一 个较粗的竹管为吹口。云南省楚雄州的低音葫芦笙,第一管高79.5厘米、内 径1 .3厘米,第二管高64厘米、内径1.2厘米,第三管高55.5厘米、内径1.1厘米,第四管高 48厘米、内径 1.1厘米,第五管高41厘米、内径1厘米,葫芦长31.5厘米、高5.5厘米,葫芦把加吹管长 23厘米, 吹口内径0.9厘米,按音孔直径0.5厘米。尤为独特的是:在低音笙管的上端还横置一个短 而粗的竹筒为共鸣器,可使音色更加圆润...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