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德宏州青年葫芦丝演奏家倪开宏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葫芦丝奏响民族团结进行曲。
倪开宏自幼受葫芦丝文化的熏陶,求学期间,他苦练技艺,先后获三项全国葫芦丝大奖赛专业组一等奖、两项省部级金奖。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不断学习探索,深入各族群众,创作、演奏出一曲曲民族团结赞歌。
心系家乡,扎根梁河,倪开宏用葫芦丝这种古老的乐器联系起本地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情感。“葫芦丝既能吹奏出傣家人的温柔婉转,也能展现出其他各民族的特点,或刚毅坚韧或豁达奔放。我要不断挖掘、创作出更多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让各民族都爱上葫芦丝、吹响葫芦丝。”倪开宏说道。
为了作品能很好地展现出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倪开宏走村串寨,拜访民间艺人,虚...
阅读全文 >>
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五育”融合,上犹县第二小学努力使课后服务“课程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质量“最优化”。
该校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利用教师专长开发特色课程,将葫芦丝这一民族器乐引入课堂,让每位学生掌握一门乐器。特色课程进课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为学生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做到了劳逸结合,使“双减”落地又开花。
为使葫芦丝教学真正在学校落地,学校从校外特聘专业教师给全校老师开展葫芦丝系统培训,经过培训,教师们初步掌握了演奏技巧,在“新年晚会”上,该校校长黄英林和师生代表合奏一曲葫芦丝串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实践作业成果展上,五年级孩子们的现场演奏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葫芦丝的欲望。
从本学期开始,每周二上午第四节课、每周四(五)下午第一节延时服务课为葫芦丝基础课程,由各班音乐老师从认识...
阅读全文 >>
中国人的浪漫,是身处浩瀚星海仍旧放不下的丝竹乐音。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叶光富在空间站里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从“天宫”传递的乡音,也是梁河用葫芦丝写就的古老浪漫。
映月相逢,韶音清吹。千百年间流淌着的梁河水,滋养着这里的古朴民风和浪漫情怀,世居于此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人民一刀一刻,为葫芦丝塑形定音,也为民族民间文化留下传承的印记。田间地头的一曲即兴,悠扬婉转之间,即可半入江风半入云。
在“傣族故宫”——南甸宣抚司署追寻流年中记忆,于九保古镇中感受古朴优雅,一川盛景、一段古意、一份温情,无不讲述着梁河的古韵流芳。
阿昌人民的热情好客,悠扬回荡的葫芦丝韵,香气馥郁的回龙茶,薄雾轻锁的勐养江畔美景……在这片恬静悠然的土地上,一切都值得细细回味。...
阅读全文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民间艺术,3月7日,嵩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乐来乐好葫芦丝志愿团队开展葫芦丝公益课堂志愿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老师带领大家认识葫芦丝,葫芦丝由什么组成,有多少个音孔,如何发出音调,如何保养葫芦丝,志愿者老师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大家葫芦丝吹奏的正确姿势和指法。课程尾声,乐来乐好葫芦丝志愿团队为大家带来了《版纳之夜》《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葫芦丝曲目,整个活动室充满了婉转悠扬的葫芦丝乐声。
此次葫芦丝公益课的开展,通过民族乐器的传授、普及,让更多居民认识葫芦丝、从葫芦丝中找到乐趣,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阅读全文 >>
“大家可能还记得上个月1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就是用葫芦丝吹奏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而该曲目就是在我们云南德宏创作的。”来自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全国政协委员何庆,在介绍自己随身携带的“特产”时自豪地说道。
何庆在向记者介绍中提到,葫芦丝起源于德宏州梁河县,目前该地区已经被命名为“葫芦丝之乡”。当地的老百姓通过葫芦种植、葫芦丝创意研发设计、产品加工制作等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振兴。而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何庆在此次提案中提出建议“加大边疆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助缴力度”,以防止边疆地区居民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采访的最后,何庆还特地吹奏了另外一首在德宏创作的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向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够去德宏走走看看。
...
阅读全文 >>
阳春三月应心人,春暖花开学雷锋。3月4日下午,2022年度射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在该县“海右戏苑”举行,标志着全县志愿服务工作在这个温暖的春天里开始了新耕耘。
葫芦丝演奏《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活动在悠扬的葫芦丝演奏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中揭开序幕,15支镇(区)志愿服务支队和10支县直志愿服务分队举办出旗仪式,省志交会银奖项目——射阳县检察院的“蓝纸鹤”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项目作为品牌代表现场展示,一批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村(居、社区)先进典型受表扬。
“在‘3·5’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向全县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发出如下倡议...
阅读全文 >>
近日,西固城街道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巾帼同心庆‘三八’”暨社工委主题活动。
当日的活动在慷慨激昂的诗朗诵《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中拉开序幕,现场还开展了“民族团结添活力 芳华优雅庆‘三八’”插花培训。大家热情高涨,美妙的歌声演绎着活力,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使大家身心愉悦。
当天的“心愿望”认领将活动推向高潮。据悉,西固城街道9个社区社工委自成立以来,全面走访收集“问题清单”,创新施行管人、管物、管事“三管”模式,让“问题清单”变成群众认可的“满意清单”。
...
阅读全文 >>
如何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作用?江浦路街道通过项目培育的方式,来扶持和鼓励“社区达人”参与社区自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日,江浦路街道开展总结展示会,众多社区达人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来自星泰居委会葫芦丝班的学员单美玲和罗卓华,如今已经能够在舞台上展示自我了。然而,一年前,她们可是一点儿也不懂葫芦丝的。记者了解到,罗卓华和单美玲从小就喜欢葫芦丝音乐,但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学习。没想到退休后,竟然在社区里找到了教授葫芦丝的兴趣班。
星泰居委会葫芦丝班实际上是江浦社区公益基金会支持的一项社区自治项目,由江浦路街道浦枫之家负责人员选拔和培训。当时浦枫之家在社区开展工作时,发现星泰居民区有不少居民喜欢葫芦丝,于是,他们就请来葫芦丝老师,在社区成立培训班。葫芦丝班的日常开销和演出经费,由江浦社区公益基金会出资。这样一来,葫芦丝班就能...
阅读全文 >>
春日,山村寒意逐渐褪去,葫芦丝优美的声音在青年镇桐梓街悠悠响起。这声音源自青年小学教学点。在三四年级的课后延时服务“小乐器”课堂上,孩子们的葫芦丝芦管中绽放出一个个欢快的音符。
曾经的青年小学,音乐教学器具屈指可数,孩子们对乐器的认知大都停留在电视画面里。2019年9月,35岁的代军成为青年小学的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在深入了解青年小学后,代军决定为该校的乐器教育带来一些改变:以“小乐器”课堂为切口,通过指导孩子们学习葫芦丝等乐器,为乡村孩子打开艺术的大门。
分组教学、用心指导,让学生学懂学透
“用前舌抵住吹嘴,迅速放开,做到有弹性。运用颤音,用气息控制,使声音更加均匀、柔和……”2月23日,青年小学多媒体教室内,一堂葫芦丝教学课正在进行。代军一边喊口令,一边做动作,为学生们做示范。学生们在代军的带领下认真地做着吐...
阅读全文 >>
葫芦象征着福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的代名词。葫芦丝因其独特优美的音色、古朴的外表和小巧易携带等深受老年人和孩子们的喜爱。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满腔热血,培育栋梁”这是对利津县老年大学学员陈步荣老师5年如一日义务教授葫芦丝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和一名葫芦丝爱好者,她发挥自己的特长无私教授老年学员学习葫芦丝,同时她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培养了一个个“葫芦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无私奉献。
她是老年学员中的“辅导员”。退居二线后,陈老师走进了老年大学,在这里,她加强个人学习,经过不懈努力,已经达到了葫芦丝十级的水平。她多次参加县文化馆的文化下乡活动,获得东营市群文之星称号。同时,她义务帮助老年学员们学习葫芦丝。这些学员都是年过半百的退休老人,音乐功底是“零基...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