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奏葫芦丝时,在“吐”与“苦”之间容易出现尾音或两个音分得不十分清楚,而解决的办法无法用文字来完全描述,这就需要你不断地调整口形、舌形舌位、力度、口腔内的余气量,最终你会找出最佳的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
双吐舌的动作尽量小,喉咙与嘴唇要紧中有松,要注意控制高低音的气流变化。对于双吐音的练习,建议在保证葫芦丝质量的前提下,注意练习时口腔内的感觉与连续说“吐苦”、吐苦时的感觉是基本一样的,葫芦丝的双吐音没有其他民族管乐器那么容易掌握,主要原因是由于葫芦丝本身是靠簧片与竹管的耦合震动而发音,在吹奏第一个音“吐”与第二个音“苦”时,气流在几乎断开的同时,簧片震动不能立即停止,也就是说第二个音“苦”要受到吹前一个音“吐”时有簧片震动所产生的余音对它的影响,不能做到象吹笛子等乐器双吐音那么干净,特别是低音区更难掌握,要注意吹奏低音区时在气流较强的情...
阅读全文 >>
小孩学习葫芦丝的年龄从现有的经验看,控制能力比较强、先天条件比较好的小孩,有的在七岁的时候已经能较好的演奏五级水平的乐曲。
但就一般而言,小孩因为身体的发育和控制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呼吸方法又是看不见、摸不着,仅能凭自己的感受来调整状态的客观现实,我们不主张太小的、不具备条件的孩子在五、六岁以前学习葫芦丝,比较理想的年龄一般在七、八岁左右可以开始学习葫芦丝演奏了,如果掌握好方法,坚持训练,有较好的老师指点,两到三年可达到五级以上的演奏水平,少数小孩可以达到八级(最高级)演奏水平。
...
阅读全文 >>
低音3是葫芦丝、巴乌上特有的音,其指法和低音5一样,即关闭所有的音孔用最缓的气流发出的音就是低音3。如果低音3能演奏出来,并演奏好,我们演奏范围就又宽了许多。
低音3不如其他音丰满,练习时气流一定要缓,感觉上不用力,只是轻缓的把气送出,低音3作音头时可以不能吐奏,用呼演奏。低音3.单独演奏很容易,但如果练习低音3和其他音的转换,要做到非常熟练,得花一定的功夫和时间来练习,以上所讲低音3全按作低音5的指法,当全按作1时这里所讲的低音3就是低音6,记住这个低音和筒音的关系的是一个小三度关系,可依次类推。
...
阅读全文 >>
我们吹奏葫芦丝时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那就是连音和断音,吐音就是解决断音的主要方法,吐音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单吐可分为短吐和连吐,短吐一般用顿音符号标记或用T标记,其特点是发音短促而有力,舌头动作轻快。
在双吐的演奏中,手指和舌头的配合很关键,要求手指要比舌头先到位,不能同步更不能晚于舌头,否则舌头吐出的音不实在,不实在,不准确,特别是在快速双吐演奏中,如果手指和舌头同步或晚于舌头,那整个双吐就乱了,所以无论练习或演奏双吐时我建议大家多分一点注意力在手指上。
慢短吐时嘴唇的配合很关键,否则会咕声不断,严重影响吹奏效果。软吐的演奏则要求保持原音符的时值,做到音断意延,舌头的动作点到为止,不可用太大的力。双吐是在单吐的基础上在加上一个“苦”字即“吐苦”,利用舌尖和舌根的连续动作使音快速断开,双吐一般用“TK”来标记。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
阅读全文 >>
葫芦箫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
滑音是葫芦丝演奏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技巧。适当地运用滑音,能使葫芦丝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表情更为细腻,其具有圆润华丽的特点,甚至可以产生模拟效果,如人声等。滑音的演奏是通过口风的缓急并配合手指动作的快慢来完成的。是利用手指逐渐开放或关闭音孔(向上或向下慢慢移动到需要到达的音位)所产生的效果,从筒音开始至最末一个音孔之间都可以上下滑奏。
上滑音:从某一较低的音向上圆滑地进行至另一较高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低的音孔顺次从右向左抹向较高的音孔,逐渐开放各孔。在吹奏上滑音时,气息要加以配合,口劲由...
阅读全文 >>
吹奏葫芦丝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咕”声呢,因为当你吹完一个音后,其实口腔里还有余气,这部分余气释放时,几乎没有力度和强度,故这部分气发出的音便是“咕”声,我们要避免它,只有吹完后,快速的把嘴唇打开,把气流断掉,余气依然保留在口腔里,便可避免余音“咕”声的出现。
大多初学者当能吹出正常的音后都会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音头总是“咕”音先发出接着才发出正常音,二是当吹一个音后,音尾总是会带出一个“咕”声,严重的影响吹奏效果,怎样避免音头和音尾的“咕”声。首先解决音头的“咕”声,大多初学者均用“呼”来吹奏音头,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一口气“呼”出来,气头是软的,力度很弱,发出的音便是“咕”声,尔后随着气流力度的增强,发音才正常。其实解决的发方法很简单,只要大家用“吐”音开头即可避免“咕”音出现,为什么“吐”音可以避免呢。因为我们发“吐”音时其实是一...
阅读全文 >>
气息是吹奏葫芦丝的首位要素,其次才是舌头、手指。气息是看不见、摸不着,掌握起来较难,我通常把气息比作弦乐器的右手弓子,如运用不当,琴句不能很好地震动,也不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很多吹奏者气息沉不下去,浮在上面,就像拉琴右手大臂夹在肋下一样。如果气息没有解决,舌头和手指的功能是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吹好葫芦丝,气息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难掌握的一关。它看不到,也摸不着,全凭感觉。吹奏者气息沉不下去。浮在上面除了气息的原因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气流速度与口形没有协调好,就像弦乐中弓子在弦上运走的速度与弓子压弦的摩擦力的关系没有解决好一样。吹奏者只有反复体会琢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良好的气息需要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来完成。做到吸气到位,呼气与口形的肌肉要协调,同时还要加强口形肌肉.呼吸肌肉的控制力。
舌头在吹奏中运动一方面依靠舌的肌肉收防来进行,另一方...
阅读全文 >>
节奏是音乐构成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音乐语言中,节奏就好比是骨架。音乐离开节奏将成为杂乱无章的音符罗列,就更无从谈起塑造音乐的形象了。因此,在葫芦丝演奏中,掌握好节奏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艺术的表现!
在演奏中有些朋友喜欢用脚打拍子或数拍子,如果在练习中用这种方法作为加强对拍子的感觉,暂时采用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数拍子所体现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数次,而不是具有轻、重、缓、急、富于表情的音乐率动。数拍子将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感觉不到音乐的生动节奏,并有损于培养演奏者内在的节奏感。培养内在的节奏感关键是要通过分析旋律,了解各种节奏在刻划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只有结合音乐内容,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生动的节奏,才能在演奏实践中逐步加强内在的节奏感!我认为在演奏中,在节奏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有音符的时值奏得不够准确,节拍或节奏重音安排不得当。
...
阅读全文 >>
葫芦丝漏气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葫芦底部插竹管的地方脱胶;二是葫芦开裂;三是吹嘴脱胶;四是竹管开裂;五是簧片脱胶或竹签脱落。
一般情况下,第一种情况即需要购买“粘得牢”、“橡胶水”等胶先行粘牢,再用“白乳胶”密封,尽量不要用502胶粘合,第二、三、四种情况都可以购买502胶粘合密封。第五种情况比较专业,相对较难处理,如果对葫芦丝的结构及簧片粘合有经验的朋友可以拆下来自行处理以外,一般爱好者最好送乐器修理店、经销商、或生产厂家进行修理。如果自己对葫芦丝维修不太了解,建议不要自己进行修理,找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修理为好。
...
阅读全文 >>
葫芦丝的节奏感好,概括说是指善于感受到、捕捉住、表现出乐曲节奏的韵律、韵味、趣味、情趣等等节奏美。具体些说来,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在弹奏中体现出明确而又自然的节拍强弱感。
第二,能在弹奏中依据风格、表情的需要,保持稳定、持续的均分律感,即速度、拍感的稳定、统一。
第三,能够令人信服、合乎逻辑地弹好各种非均分律节奏,如渐快、渐慢、突快,突慢、散漫、延长音等等。
第四,能够准确弹奏出非正常节拍强偌关系的特殊强弱关系来。
吹奏葫芦丝的节奏感好,才能更表现出音乐的韵味。慢慢感受、理解其中的奥妙,培养好的节奏感。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