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葫芦丝技巧

葫芦丝又被叫做葫芦箫,是我国少数民族常用的一种吹奏乐器,尤其是西南部地方的阿昌族、傣族等最为喜欢。 葫芦丝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虽然经过后期使用的一些改变,但是在构造上还是留有古代同类乐器的特点。 葫芦箫的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是由一个完整的葫芦,加上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的。在葫芦的柄端,插有一根竹管作为吹口,葫芦作为共鸣箱;葫芦的底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竹管上都镶有一枚铜制或银制的簧片,中间的那根主管最粗,上面开有七个音孔,可以吹出旋律,两旁的副管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 葫芦箫和其它箫类乐器一样,音量比较小,但是,它的主管发出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感。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因此,有人又把它称为“葫芦丝”。 如何培养内心节奏感 ...
阅读全文 >>
循环换气(也称为循环呼吸)是吹奏乐的一种演奏法,只要大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一周应该就可以学会并使用,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掌握这个葫芦丝演奏技巧,那么久需要进行长期的练习和体悟。 我们用正常的呼吸(腹式或胸腹式呼吸法)来吹葫芦丝,一口气吹完后,音要断开,因为要吸气,吸气是不能吹葫芦丝的。用循环换气法来吹葫芦丝,音可以不断,因为在吸气的同时还可以吹奏,也就是要想办法在鼻子吸气时,口中有气往外出可吹响葫芦丝——这不是肺里出来的气,而是口腔里储存的气被挤压了出来——挤腮动作与舌由后向前推移动作将口腔里的气挤压出来。 循环换气法的先后流程:从1到2到3到4,为一个全过程。 1指“嘴正常呼气” 2指“口腔储存气” 3指“口腔挤腮吐气,同时鼻吸气” 4指“接气” 下面是学习循环...
阅读全文 >>
吹奏葫芦丝的速度把握不好、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节奏不准,是很多葫芦丝初学者很常见的事,想要解决这种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除了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来把控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快速的方法,比如打着拍子进行唱谱。 而更有效的方法是边走边唱。当自己进行边走边唱的时候,走一步唱一拍,通过每一步的步伐使自己对于节拍和曲谱的速度可以产生很清楚的感受,当自己熟悉这种感受之后再进行表演,只需放松身体好似走路一样随着节拍进行轻轻的摇摆,一开始可以让动作幅度稍大一些,自己更能明显的感知,等初步掌握之后就可以慢慢减少摆动幅度,知道最后化为内心中的运动感受。可以说用这种方法来解决节奏不稳是非常之有效,大家可以多多尝试这种方法。 在缓慢、抒情的乐曲中以水平运动(左右前后)为主;在节奏鲜明、速度较快的舞蹈性乐曲中以垂直运动(上下)为主。(以上摘自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
阅读全文 >>
葫芦丝是一种很脆弱的乐器,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其的保养。它的保养只要是发音簧片的保养,尤其是主管簧片的保养。 一、葫芦丝的保养 葫芦丝是通过自身的簧片振动和竹管的共振而产生音响的,所以葫芦的簧片根部较薄,可承受的振动也是有限的,所以在用葫芦丝演奏曲目的时候,吹奏的力度一定要有所控制,吹奏出正常音量大小即可。很多刚学葫芦丝的同学,有的会吹奏很轻,不能发出正常声响,有的却是用力过猛,导致音区失真,中高音区无法发音,特别是低音567大家都会很用力地去吹,不错,低音区相对中高音区是要用力些,但如果气息力度超出正常音所需要力度地话,在较短的时日内低音5(也称筒音)就会变低,高音6发音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筒音变低这样的现象呢?当演奏筒音时整个簧舌都在振动,而演奏其他音时,簧舌只是局部振动,音越低,簧舌震动的距离越长,频率就...
阅读全文 >>
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 主管: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傣族原来旧式的葫芦丝主管上有六个按音孔(前五后一),比较适合吹奏傣族的民族歌曲。现在比较流行的也是大家使用较多的葫芦丝,主管是在原有的旧式主管的基础上改造而来,上面开有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发九个全孔音及八个半孔音(或组合孔音),主管背面下方还有一个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簧片:发声部件,安装在竹管一端。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 附管:辅助(合声)发音管。常见的为一附管发一单(长)音,高音附管。 发主管第五孔音;低音附管发主管第一孔音或主管第三孔音两者任选。一般的葫芦丝只有一个高音附管,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以使音乐更具活力,附管音孔,按住时附管不发音,打开时附管发音。 葫芦: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
阅读全文 >>
很多学过或者正在学习葫芦丝教程的同学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一开始发现自己的葫芦丝演奏技巧快速提升,但是到了一定时间段或者说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感觉自己的技艺就停滞不前很难再有提高。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经过对比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很多学习葫芦丝的同学后发现,一般简单的客观原因有像平常课程、家务和工作比较繁忙,没法花大量的精力练习,这往往也是我们学习葫芦丝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观原因归结起就是对基础练习没引起足够的有重视。 基础练习(基本功)主要包含气、指、舌这三方面。其中,指的基本功练习往往容易被初学葫芦丝的朋友们接受,如:很多初学者能主动练习各种葫芦丝教材中的各类活指练习曲。其次是对舌的练习。如:各类单吐、双吐以及三吐的练习。但是,大多数初学者往往忽略对气息的基本练习。然而我认为气息的正确使用恰是提高葫芦丝演奏水平的重中之重。今天,就如何正...
阅读全文 >>
气息对音色的影响主要原因在呼吸方法、用气量、喉部扩张、口腔压力等几个方面。但是呼吸方法在学习葫芦丝中尤为重要,所以今天我们着重来讲解下如何正确的进行呼吸,希望很多同学引起重视。 一般有三种呼吸方法: 1:胸式呼吸法——吸气时胸廓中部向前和两侧扩展肺部横向扩张; 2: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胸廓下部扩张横隔膜下降腹部突起; 3:胸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胸部和腹部同时向外扩张横隔膜下降两肋张开上抬,使空气充满整个胸腹部。 第三种方法最能够充分调动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吸入空气量大,并有利于气息的控制,所以管乐吹奏大多数采用第三种方法。 练习的要点: 一:吸气 (不说得太复杂)全身自然放松,两手叉腰深吸一口气,口鼻同时进行,以口为主。如:打哈欠、闻花香。 注意:1:吸气动作要...
阅读全文 >>
很多人常说,音乐是人和人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哪怕言语不通也可以根据音乐的曲调去体会演奏者想表达的感情。也因为如此,在音乐中才会有语速、语调、语音等很多变化。如果从头到尾一直是一个气度,没有任何的节奏变换和强弱转折,那么这首歌曲肯定听起来就平淡无奇,没办法打动别人。 作为一种时间艺术,我们随时应该想到的是对比与变化,这样的声音才会对听众的听觉器官产生有效的刺激,从而激发出情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产生喜、怒、哀、乐、忧等等情绪的共鸣,这才应该是音乐的灵魂。因此,力度的变化是演奏必需使用的手段,练习时有几种方法:弱起渐强、强起渐弱、弱起渐强再渐弱、强起渐弱再渐强等等。在葫芦丝实际演奏中,葫芦丝的强音一般不可能很强,通常只能达到mf(中强),较少的音可到f(强)高音区通常只有一个p(弱),或者可到mp(中弱),因此,演奏的时候可以尝试把音弱下来,形成对比...
阅读全文 >>
音乐既然是一种语言,那么就应该能分出乐章、乐段、乐句,所以我们在演奏的过程中,通常会在何时的地方进行停顿,利用这个间隙来换气,以保证后续的乐句能顺利演奏。葫芦丝进行换气一定要快狠准,因为没一句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间隔都是非常短暂的,所以要进行快速换气还不能影响对于曲目节拍的准确性。换气要固定,最好吹奏前设计好,如果在吹奏的过程中随意进行换气,不仅会破坏整首曲目的欣赏性,而且还可能造成吹奏者会越吹越急。 换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换气时间过长,影响到下一个乐句或乐音出现的时间,听起来有“拖”的感觉,主要解决方法是口鼻同时吸气,速度快,吸气量适中,换气过程没有明显的杂音;二是换气时没有将肺部的余气呼出,存有的余气会越存越多,交换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产生憋气现象,使音乐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严重会产生大脑缺氧,长期如此,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阅读全文 >>
很多家长总是会轻易否定孩子的努力,感觉孩子学了很长时间,还是吹的不好,对孩子目前的学习进度感到不满意,总是用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对比,感觉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习乐器的天赋。从而极大的打击了孩子学习葫芦丝的兴趣,甚至厌恶学习葫芦丝,从而陷入死循环,越学越慢最终放弃了葫芦丝。 ”很想对这些家长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选择与学习的权利,你都没有用心去了解,去引导和鼓励,只知道歌曲吹的好不好听,拿一些流行歌曲给他们试奏。学了这么多,这些歌曲都不会吹,学了有什么用!感觉不行就直接否定了孩子。 其实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成就感在哪里?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这座音乐大门的钥匙,想要他们更加喜欢,必须给他们有成就感的事情!孩子每吹好一首歌曲,请当作像欣赏歌星那样看待。所以,在学习路上,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帮助她们共同寻找,做有成就感的事情。打开这座大门后,...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