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美好学校项目志愿者们走近理塘县第三完小,远远地听到里面传出阵阵悠扬动听的歌声。有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每人抱着一个非洲鼓,与音乐老师泽仁彭措手中的札木聂(音译:一种藏族的民族乐器)一起演奏大合唱。合唱的声音时而整齐有力量,时而婉转悠扬富有层次。合唱团的指导老师是泽仁彭措,彭措老师是位“半路出家”的乡村学校音乐老师,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给孩子们带来了如今这般美好的变化。
从“门外汉”到“孩子们音乐启蒙路上的引路人”
泽仁彭措老师对音乐的喜爱,主要源于他儿时遇到的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老师,那位老师除了授课,还非常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些点燃了彭措老师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同时,他也开始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但是,那个时候受限于家庭条件等种种原因,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学习音乐知识。
长大后,彭措如愿成为了一名当地的老师。工...
阅读全文 >>
图为在易地搬迁安置点门面房摆放的木制品。
图为次仁多布杰在自家的院子制作民族手工琴(扎木年)。
如今,次仁多布杰依靠脱贫政策,摒弃“等靠要”思想,重新利用手中的技术制作扎念琴。不仅如此,他还带着大儿子和同村一个徒弟,摸索制作一些藏式家具、木质织机、织线纺锤等。随着木制品制作规模越来越大,次仁多布杰在搬迁点开设了一间新的木制品门店。
图为次仁多布杰正在弹唱扎木念琴。
头脑灵活、心灵手巧的次仁多布杰不仅能制作精美的木制品,还会弹奏吉他、钢琴、扎念琴、扬琴等乐器。他还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大儿子和徒弟,并教会他们弹奏扎念琴。考虑到村里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弹奏扎念琴,2020年底,次仁多布杰在木拉乡开设了一家扎念琴音乐室,目前通过教学已有8名学员顺利“毕业”。
次仁多布杰说:“以前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和外出返乡人员喜欢喝酒、玩手...
阅读全文 >>
左 小学四年级学生 旦增罗布
旦增罗布:“叔叔,您老家是哪里的?”
没想到孩子如此开朗健谈,我一下子告诉了我的故乡:“我是聂拉木人。”
旦增罗布:“这么巧,我们会演奏堆谐《聂拉木通拉》,要不,我们一起给您演奏这首名曲,您给我们好好拍个照行吗?”
堆谐《聂拉木通拉》谱子
旦增罗布一下子凑到了跟前,与他一起学习扎念琴的同学也拿起自己的扎念琴,开始演奏了《聂拉木通拉》。尽管我们初次相见,但他们丝毫不怯场,很快就投入到了朗玛堆谐的演奏情境之中,其熟练程度无不惊讶惊喜!
...
阅读全文 >>
在西藏不少地方,堪称“家家有把‘扎念’”。虽然家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弹唱,但人们却乐意把它挂在家里,以备日常庆典聚会之用,同时它也具有汇聚福禄的意蕴。
在拉萨市城关区贡布堂路有一家制作“扎念”的手工作坊,作坊的主人尼玛次仁是一个有着20多年制琴经验的老艺人。触摸尼玛次仁制作的扎念,如同在抚摸一个婴儿的皮肤,如此的温润光泽,想必是用最稳定的手最纯净的心,在二十余载的时光里,重复积累的打磨,匠心才能做到这样的极致。
西藏各种风格的“扎念”。
一把“扎”进心里的琴
尼玛次仁出生于林周县边角林乡的一个村子,年过半百的他扎着一个小辫,散发出一个艺术家特有的气质。
在10岁的时候,尼玛次仁被挑选到生产队当宣传队员的学徒,每逢农闲的时候就要去宣传队学习唱歌、跳舞和其他的表演。18岁的时候,尼玛次仁在澎波农场成为一名正式的宣传...
阅读全文 >>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手工艺,帮助当地年轻人就业,“央德扎念民族传统手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上海援藏10万元启动资金的参股下,于2018年8月20日成立了。该合作社位于318国道旁、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热萨乡琮北村,专门手工制作扎念六弦琴,并销往全国各地。“我们合作社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一年租金6000元。”该合作社负责人顿加说到。
顿加在经营合作社之前是一名木匠,并且十分热爱扎念琴弹唱。在当地政府与上海援藏干部的支持下,最终由9户牧民入社、筹备资金共49万。该合作社现有技术人员7名(其中木工5名)、画工2名、贫困户学徒工7名;带动更多年轻人就业的同时也保障了当地贫困群体收入。
据顿加介绍,合作社2019年共对外销售扎念六弦琴400余把,销售地区多为成都、甘肃等周边地区;营业收入超过80万,利润收入约38万。“我们的琴在线上销售占四...
阅读全文 >>
来自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的江村忙碌在该市举办的高原特色产品展销活动现场。江村说,活动开展5天以来,其参展产品“娘嘎”扎念受到民众的青睐,销售额达数万元人民币,这对于来自农牧区的民间手工艺者来说,是一笔“巨款”收入。
此前,记者在展销活动现场看到,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娘嘎”扎念成为最亮眼的“明星”产品之一,民众纷纷驻足咨询和购买。
江村的家乡隆子县位于喜玛拉雅山北麓的藏南谷地,是西藏边境县之一。“娘嘎”扎念制作技艺在此已传承300多年,江村是该技艺第五代传承者,至今独特的扎念琴声相伴其家族百余年生活。
江村介绍,“娘嘎”扎念主要是以沙棘木或杨树作为原材料,是由两个大小共鸣箱、琴杆、琴头和琴弦组成。“娘嘎”扎念为六弦琴,琴弦一般由羊肠、牛筋和丝线等制作而成。
我们制作的扎念共有两种,最传统的“扎念达果”,因扎...
阅读全文 >>
幸福的一家人
沿着318国道“5000公里纪念碑”向西6公里处,有一家扎念琴制作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走进合作社,顿加正在和工人探讨着如何制作新式扎念琴。
29岁的顿加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热萨乡,也长在热萨乡,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会弹唱扎念琴,也深深地热爱着拉孜堆谐。因家里人口少,缺少维持家业的劳动力,年龄很小的他就回家放羊了。从小就非常喜欢弹扎念琴的顿加,由于家里没条件去买琴,他爸爸就用破的钢碗和木头,给他做了一把简单的扎念琴,顿加边放羊边学琴。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学会了弹扎念琴、跳堆谐舞。
扎念琴
顿加想让家里的日子能过好一点,决定去学习木匠手艺。勤奋好学的他很快学会...
阅读全文 >>
次仁多布杰从小家境贫寒,18岁时,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掌握了制作、弹奏扎木念琴(藏族传统弹奏琴)这门手艺,但因为没有销路,生活的压力迫使他放弃这门技术选择长期外出打工,偶然相识了现在的妻子仓木吉并育有一儿一女。
刚搬到新家的次仁多布杰,决定重拾手中的技术,开始制作各类扎木念琴以及藏式家具等木制品,随着制作规模越来越大,他便在自家门口开设了木制品销售商铺和扎木念琴音乐教学室。通过“门店销售+订单出售+培训推销”的形式,每年能售出70余件扎木念琴,年收入达10万余元。
...
阅读全文 >>
“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西藏!”这是被无数朋友列在人生清单里的愿望,却少有人能真正抵达。或许因为工作繁忙、心生胆怯……说走就走的旅行,渐渐就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而27岁的浙江姑娘陈嘉玮,却敢于做梦。2019年,她义无反顾地前往藏地,并用3年时间,学得一口流利的藏语,还有令她魂牵梦萦的藏地音乐。
在世界之巅寻找人生答案
从2019年开始,我利用寒暑假,往返于浙江与藏地,探寻那些散落民间的传统藏族音乐。同时我还将自己弹唱的朗玛堆谐以及藏歌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最初只是想记录自己在藏地的学习成果,没想到竟收获了不少粉丝。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个想法在我的心里萌生:是否可以以自己为桥梁,联结两地,让更多人了解藏族音乐的魅力,与我一同贴近这片令人魂牵梦萦的土地。
不少人好奇,作为一名生于江南水乡的孩子,缘何要不顾一切...
阅读全文 >>
外交部蓝厅内外人头攒动,目光交汇。外交部西藏全球推介活动主题展展示的一幅幅生动画卷吸引着国内外嘉宾。
在非遗展示区,一个身着盛装、手持扎念琴的藏族小伙子让人印象深刻。
“你弹的乐器叫什么?”
“扎念琴。”
“这个学起来难不难?”
“不难,我可以教你。”
小伙子面带微笑,从容地向国内外媒体记者和嘉宾热情地介绍着。
“我叫尼玛占堆,你们可以叫我占堆,来自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民间艺术团,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拉孜民歌,希望大家喜欢。”话音刚落,尼玛占堆便弹唱了一段欢快的扎念琴。现场的媒体记者和嘉宾有的拍摄踢踏舞步,有的将镜头对准扎念琴,还有的举起录音笔……
“刚刚弹唱的是一段‘触谐’,是这首民歌节奏最欢快的部分。”尼玛占堆讲解着拉孜堆谐,偶尔“自黑”起来,声称自己的普通话讲得并不标准,一...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