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芦笙(排笙)资讯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拥有“苗绣”“苗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保护中,雷山将非遗资源发展为产业,帮助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戴着口罩、袖套,围上围裙,手拿铁钎穿过孔洞,将仿藤勾在铁钎一端,往后一拉,仿藤就随铁钎的移动固定住。在雷山县宏鑫工艺品加工厂拉花区,工人们正在编织机前用仿藤编织眼笪。 一名工人正在工厂里编织眼笪。 “我们的产品可以用来做隔断、吊顶,也可以用来做装饰,去年总产值约800万元。”加工厂创办人杨国超是雷山县藤编县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眼里,藤编技艺已经从祖祖辈辈流传的“吃饭手艺”变成了真正的产业。 2018年杨国超和妻子返乡创业,在老家带着几个村民开始编花篼,当年就带动5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杨国超介绍,目前工厂每天都有百来人上班,工人一个月计件工资最多的能拿到600...
阅读全文 >>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折溪小学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选任学校精通芦笙舞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让山村小学的孩子们“零距离”接触、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折溪小学,老师们正指导和带领学生练习吹芦笙、跳芦笙舞等。校园文化墙上的彩绘有民族歌舞、花坡、刺绣、蜡染等图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 四年级学生杨兴贵说:“我是苗族,我们有必要传承好苗族文化,学校把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实际上就是提升我们的传承学习。” 在推进芦笙舞进课堂进校园的进程中,折溪小学以文教结合的形式,不断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按照“一场、一廊、一展馆、一中心、三教室”的建设规划,建设有芦笙舞、刺绣、蜡染活动中心,民族风情民族歌舞、花坡、刺绣、蜡...
阅读全文 >>
由当地文化局、教育局、玉溪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部门指导,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永英和杨家林、学校老师及花西子母公司旗下的宜格慈善基金会共同完成课程开发的希望工程·花西子筑梦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室得到CCTV2及云南卫视的关注。 去年7月开始,玉溪市文教部门联合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先培训老师,再去指导学生,共同梳理民族文化课程教案。从去年十月开始,每周两堂的民族文化课在华宁县两所小学正式纳入日常教学。目前该课程主要在山羊母小学和通红甸小学的3-6年级开展。课程设计为:三至四年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开展简单的实操训练;五至六年级学生以实操训练为主,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民族技艺。 一周两次的民族文化课堂已然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一种期待。经过这一年的学习,对民族文化传承责任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全文 >>
南美拉祜族乡艺术支教项目启动会召开,云南省红十字人道资源动员中心、临沧市红十字会、临翔区红十字会领导与项目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对艺术支教与民族传承结合进行研讨,明确临沧市、临翔区红十字会项目要求和执行标准。 南美拉祜族乡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距城区48公里,截至2021年10月,南美拉祜族乡辖4个行政村,辖区总人口4605人,以拉祜族为主,达3329人,占72.3%。长期以来,受限于自然环境闭塞、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至今还保留着较为传统的服饰、音乐、舞蹈、建房、耕作等拉祜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许多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拉祜人认为自己“产生”于神奇的葫芦。芦笙是南美拉祜族文化的象征,无论节日或农闲,吹芦笙,跳芦笙舞都是拉祜族最喜爱的活动。 项目执行单位南美中学现有师生600余名,大部分为拉祜族孩子,从小在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唱...
阅读全文 >>
4月2日至5月2日,广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4月14日,南宁市青秀区维也纳森林幼儿园举办“壮族三月三”主题活动,广西青年芦笙演奏家贾征走进校园,为小朋友们进行传统民族文化启蒙教育。 贾征进行苗族芦笙演奏 贾征是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水苗族芦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保留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曲调多变、节奏明快,极具民族特色。活动中,幼儿园师生身穿民族服饰,贾征为大家进行了芦笙表演,带领小朋友们体验与学习芦笙演奏。 贾征带领小朋友们体验与学习苗族芦笙演奏 同时,幼儿园还开展了跳竹竿舞、扁担舞等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提升小朋友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激发小朋友们对...
阅读全文 >>
近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敏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芦笙吹奏技艺。 民间芦笙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据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介绍,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侗族芦笙、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课程,每个星期课后设两节40分钟的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课后学习让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提升了接班人的文化自信。 侗族芦笙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它由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
阅读全文 >>
有一种古老的乐器,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苗族的“文化象征”,是苗族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它就是芦笙。 如今的芦笙,还有一个新的身份,作为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名片之一,使整个景区充满音乐活力,让游客享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 走进西江,了解这件古老的民间乐器,追寻穿越千年的声音! 芦笙的前世今生 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只要是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的存在。那么这种古老的乐器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芦笙发源于中原地区,前身是汉族的“竽”,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流传到了苗族人居住的村寨里,并且成为了他们最喜爱的乐器。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芦笙是神圣而珍贵的,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都会吹奏芦笙,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 尤其是在西江千户苗寨,这里一直以来就有“芦笙之乡...
阅读全文 >>
芦笙乐舞,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每个村寨里,都有一个跳芦笙的中心院坝,在夏秋季节的月明之夜,芦笙鸣响,全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或随着轻松活泼的芦笙曲翩翩起舞,或谈古论今,尽情地享受着劳动后的欢乐。芦笙曲的种类很多,内容和形式也丰富多样。 芦笙舞蹈既有舞蹈之柔,又有武术之刚。因此,在苗族武术演练中,芦笙也可作武术器械与习武者对打。芦笙在苗族民间,大多出现于群体活动,如花山节、丧葬仪式等,总是作为重要角色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但芦笙不是爱情信物,也很少扮演爱情角色,它只作为凝聚力和号召力将苗族的心连在一起。 它的舞蹈特点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芦笙舞有单人舞、男性双人舞和男女双人舞,分为“踩”、“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的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
阅读全文 >>
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踩芦笙",规模宏伟,芦笙高大,芦笙队伍演奏的芦笙,音乐丰富,乐声雄厚,气势磅礴,动人心魄。芦笙手们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滚翻、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动作。有的地区则以芦笙独舞和双人舞见常,旋律明快,节奏自由,技巧娴熟,引人入胜。有的地区芦笙较小,男吹女舞,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这些不同风俗的芦笙技艺,汇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另外,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
阅读全文 >>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其前身为汉族的竽。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其芦笙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 早在五十年代,贵州少数民族优秀芦笙选手们就先后到苏联、波兰等国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风靡了国外。少数民族地区的...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