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光,真的了不起,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两次,这次又荣获个人二等功。”围观群众的啧啧称赞声瞬间淹没在烟花绽放、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热闹场景中,唢呐声响彻云霄,吹奏出浓浓的拥军情,为现场的热闹气氛增加了尊崇感、仪式感和荣誉感。近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官庄坝镇相关领导来到位于皖北梨都大地的偏远村庄——宿州市砀山县官庄坝镇徐楼村李菜园组李社光家中,和村民们一同举行隆重仪式,庆祝现役军人李社光荣立二等功。
在荣立三等功的关帝庙镇现役军人刘纪层家门口,着统一服装的唢呐演奏队伍参与送喜报更是吸引了全村群众的目光。
在街道、在小区、在村口、在梨园,在欢快喜庆的唢呐声中,砀山县将一张张立功喜报送到了现役军人的家中,成为砀山县拥军工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送喜报,在进行征兵、组建拥军联盟等工...
阅读全文 >>
周海艳今年55岁,是安徽省灵璧县尹集镇“菠林唢呐”的第五代传人。从小,她就是远近闻名的“唢呐小燕子”,6岁开始学唢呐,9岁出门带班。
“吹唢呐以外,就种种地,打打药,薅薅草。要不‘上活儿’在家,孙子就跟我。”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周海艳说的“上活儿”,就是上门给老乡家里吹红白喜事。从独立带班开始,有几十年的时间,她一直忙着“上活儿”,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在还不富裕的童年、少年时期,“上活儿”能保持天天登台“吹喇叭”,而且“有八大碗”“有肉吃”。
“那会儿,一个月基本20天都在外边,甚至一个月恨不得就不回家,都在外边,一头活儿连着一头活儿。”
以“周家班”为代表的“菠林唢呐”是淮北平原上吹打乐的代表,百多年来,已历经七代传人。当地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找不到周家班,男不娶、女不...
阅读全文 >>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提起唢呐,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百鸟朝凤》,如今,济宁也飞出了一位将唢呐“吹”进国际舞台的金凤凰——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刘雯雯。
她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付出。母亲刘红梅是刘氏唢呐的第十二代传人,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位母亲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女儿身上,立志要将她培养成为唢呐的传承人。
打破传统 女子吹响唢呐拿下文化接力棒
刘红梅家族自明末清初就在沿袭唢呐艺术,她是刘氏唢呐第十二代传人。“我出生在农村,父亲和祖父都是唢呐传人,到我这里已经传了几百年。从前农村吹唢呐的手艺人都是男性,他们在外面靠红白喜事养家糊口,女性则留在家中操持家务,这是一种相当固定的家庭模式。”回忆起儿时初次偷学唢呐时,刘红梅仿佛回到了那一瞬,“我从小耳濡目染,看父亲教徒弟,其中的旋律和技巧早就了然于心,直到有一天,我偷拿了一个...
阅读全文 >>
孔德远,男,1988年7月出生,群众,邹城人,山东众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演艺部职工。作为峄山景区演艺部一名业务骨干,常年从事传统音乐、戏剧、曲艺、游艺与杂技、民俗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济宁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戏曲家协会会员、济宁市唢呐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2017年获评邹城市“邹鲁文化之星”,2019年当选平派鼓吹乐县级传承人,2022年获邹城市文联代表唢呐十级演奏员、“邹鲁文化之星”荣誉称号,是邹城市非遗传承之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派鼓吹乐”省级传承人。
立足非遗传承,十年如一日吹响唢呐号角
作为“平派鼓吹乐”的第四代传承人,孔德远从事该项非遗传承实践累计年限已有28年,熟练掌握了吐音、打音、揉音、滑音、花舌、喉音、指花、颤音及舌冲音、气拱音、白弹音、齿颤音、循环换气等技法,突破上几代不...
阅读全文 >>
中国的传统艺术正在消亡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我国的京剧变脸还是剪纸艺术,其实都是很难保存下来的,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更加倾向于先进的文化或者是西方文化,对于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乐器或者是其他艺术已经不感兴趣了。有这样一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消亡史,这部电影就是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说的《百鸟朝凤》。
该影片当年险些无法上映,因为相对于其他炙手可热的商业片来说,《百鸟朝凤》似乎并没有邀请太过有流量的明星也没有非常突出的主题,更没有非常刺激的主题,而是通过艺术的缓慢发展以及人们的认知变迁来讲述传统艺术的消失的过程,所以当初电影院都不愿意让这部影片上映。是导演和编剧以及演员们四处努力拉票四处求人,最终才让这部电影在电影院里能够排得上号,被大家所熟知。其实这部影片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太高的票房,但是看过之...
阅读全文 >>
一声唢呐,穿越百年时光。在郾城区龙塔街道有一个“程家班”唢呐,传承至今已有六代。2020年,“程家班”唢呐入选郾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日,记者采访了“程家班”唢呐第五代传承人程富胜,听他讲述这项民间艺术的百年传承故事。
唢呐唢呐,曲小腔大。在民间,唢呐是婚丧嫁娶及民间歌会等必配的乐器之一,深受群众喜爱。
记者来到程富胜家,“程家班”众人正在吹奏《百鸟朝凤》,旋律婉转动听、热情欢快。随后,程富胜玩起了“花样唢呐”,一会儿龇牙,一会儿用酒盅盖眼,一会儿口含獠牙,一会儿用鼻子演奏,让人眼花缭乱。“这唢呐曲在表达高兴的情绪时要吹得欢快明亮、慷慨激昂,在表达哀怨的情绪时要吹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一曲罢,程富胜说。
程家唢呐的传承要追溯到清...
阅读全文 >>
唢呐一响,黄金万两。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3年商丘市唢呐汇演活动在商丘古城精彩展演。
商丘古城南城门楼上,20支唢呐代表队身着特色服装,依次排开,气势恢宏。代表队员们用精湛的技艺、饱满的热情和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展演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唢呐艺术。高亢入云的唢呐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大呼过瘾。活动现场还有数支舞龙队、击鼓队轮番上演,精彩纷呈、热闹不停。
“通过这次汇演活动,这么多唢呐代表队有机会互相切磋,共同学习、提升,既促进了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也能将中国传统民乐传承下去带领更多人了解唢呐,认识中国民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唢呐民间艺人胡彪说。
此次活...
阅读全文 >>
当“喧闹”的唢呐,遇见“安静”的图书馆,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近日,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胡晨韵来到浦东图书馆,主讲“国潮来了系列——z世代民乐风”。这是浦东图书馆“阅见东方”第四季活动收官之作,也拉开了“大美育”品牌活动第五年的帷幕。浦东图书馆600座报告厅迎来久违的一座难求,观众中有不少孩子和家长。
从2016年首次将唢呐和电子摇滚乐结合开始,胡晨韵越玩越“破圈”,把这件古老的乐器玩成了年轻人热闹追逐的“网红”。在现场,他吹响了唢呐以及现代电吹管,携手键盘手、吉他手,演绎经典民乐《百鸟朝凤》,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主题曲《悟空》,《大鱼海棠》的主题曲《大鱼》等。“以前大家都觉得唢呐就是乡土,就是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但随着它的‘破圈’,我也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它可以优雅抒情,也可以很潮很燃。”胡晨韵说。
在胡晨...
阅读全文 >>
春节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民俗”,囊括了众多、具体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载体。为了让大家感受到“非遗”之美,微游甘肃特开设【非遗过大年】专栏,带领大家在新旧年俗的交织中,品味过往,感念岁月,畅想未来!
庆阳西峰唢呐艺术
在甘肃,有几种不同的唢呐艺术存在,以西峰唢呐最为著名,它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唢呐不响,宴席不能开;唢呐不鸣,新娘不出门。”西峰唢呐主要用于民俗活动中。2006年唢呐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阳西峰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传承至今,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它以西...
阅读全文 >>
1月30日,陕西榆林市子洲县在中心广场举办“文化进万家 非遗过大年”唢呐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上百名唢呐艺人身着统一服装,震撼上演吹打乐《黄土谣》等曲目。优美的乐曲,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数次掌声雷动,喝彩声声,充分展现了子洲唢呐的艺术魅力。通过“文化+非遗”的方式,让年味十足的同时更具文化内涵。
子洲唢呐艺术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技巧丰富、群众喜爱的民间乐器吹奏艺术。子洲唢呐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小曲戏、秧歌等仪式伴奏。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