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乐杵发源及历史

乐杵是随着台湾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旋律乐器。而“杵乐”也就成了来台湾的旅游者不可缺少的欣赏节目。1979年,台籍林胜兴先生在第二期《文化与生活》杂志著文《台湾啊,我美丽的家乡!》:“日月潭……光华岛……对岸高山族同胞聚居的山村——德化社。兄弟民族的老老少少,都会十分热情地接待游人。 身穿美丽的民族服装的高山族姑娘,常常为游客演唱《捣米小调》。八个、十个年轻的姑娘,嘻嘻哈哈地围拢来,站成一个圆圈,手里拿着捣杵,一边棰击着脚下的大石板,一边跳着舞、唱着歌,优美的舞姿、悠扬的歌声,更为这秀丽的湖光山色增添了欢愉。”舂米多由妇女来做,所以乐杵也都由妇女表演。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20年代曾到台湾考察,最长的乐杵达306厘米。在他所著《台湾蕃族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杵有数根,每根代表一音,五根以上...
阅读全文 >>
乐杵是随着台湾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旋律乐器。早在1700多年前,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于集会召唤了。 臼有木臼和石臼两种。用木杵撞击石臼或木臼,其间的稻谷则脱粟成米。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三国时东吴沈莹《临海水土志》有关“夷州”(今台湾)之文所载:“呼民人为弥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十余丈,以着中庭,又以杵旁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闻之,皆往驰赴会。”可见,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于集会号召了。 《台湾丛书》说高山族“无碾米之具,以大木为臼,直木为杵,带穗舂,令脱粟,计足供一日之食,男女同作,率以为常。”说明木杵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勤劳质朴的高山族人民,居住在景色秀丽的台湾岛,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日月潭,有云雾缭绕的阿里山,山川清秀,风光多姿。高山族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