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轧筝发源及历史

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 只应曾送秦王女,写得云间鸾凤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听轧筝》,诗中所描绘的乐器就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一种拉弦乐器——轧筝。 北京乐器研究所彭丽颖团队对古乐器轧筝进行了复原研究,并制作了轧筝原创作品《秋风吟》,重现古诗中演奏的场景,再奏诗句中遗存的古韵。 让我们先打开视频,欣赏作品,听轧筝奏响的一曲《秋风吟》。 轧筝的历史 当你听到轧筝时,你会想到什么?是大提琴?还是马头琴?当你看到轧筝时,你会想到什么?一个用木棒拉奏的古筝吗?那么,轧筝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根据古籍资料显示,轧筝确实属于筝类乐器。轧筝在宋代陈旸《乐书》中出现于乐图论·俗部·八音丝之属中,与五弦筝、十二弦筝、十三弦筝等筝类乐器并列,其描述为“唐有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 ...
阅读全文 >>
轧筝,擦奏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河北、河南、福建、广西、吉林、延边地区的传统乐器。轧筝的历史悠久,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 ”宋陈旸《乐书》有其所绘图像,形制与筝、瑟相似,为长方形共鸣箱,面板上张弦数根,用细长竹片擦弦拉奏。唐代诗人皎然的《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演奏轧筝的情景。宋元时期,轧筝又名为“蓁”,宋末元初人陈元靓《事林广记》载:“蓁,形如瑟,二头俱方,七弦七柱,以竹润其端而轧之。”至清代,形制无变化,唯弦数由7根增至10根(《律吕正义后编》)。 ...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