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参加银川市文联于灵武市郝家桥镇举办的一次文化下乡活动时,“偶遇”在活动现场表演的马氏口弦传承人马义珍,精湛的演绎,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引发现场阵阵掌声。
口弦,在宁夏深受民众喜爱,灵武郝家桥的马氏口弦,自然也在其中。2008年,马氏口弦传人马兰花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其弟马义珍也获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们的口弦技艺,仍活跃在许多演出与活动场合。
口弦历史悠久,据考证,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的诗句。其中的“簧”即是一种用竹或铁制成的,能横在口中演奏的乐器,和口弦是同一类器乐。
“白牡丹你就白来着,耀呀人哩吔,阿哥的白牡丹……”在马义珍和花儿歌手马晓燕合作表演的《阿哥的白牡丹》中,小小一片竹片,在马义珍的嘴里,发出悦耳的声音。他手拿竹片一端,轻轻弹动,竹片的另一端含在嘴里,时而吐气,时而吸气,时而屏气,让气流在指头弹动的竹片中变化,在口腔发出特别的声音。这声音或低沉宏厚,或清脆婉转,与宁夏花儿一样,展现出一方水土的别样风情。
马义珍是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村人,从小跟父亲学习口弦演奏,他说要演奏出好听的声音,需要手法、口法都到位的前提下,还得加入一些想象力。说着,马义珍示范了一下,他演奏了一小段《西游记》插曲,听来果然别有一番韵味。“光会模仿是不行的。”马义珍说,口弦就像写意的画作,它通过手口配合,会发出情感饱满的声音。
口弦种类很多,一般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分为金属口弦和竹制口弦。“不一样的口弦,演奏感觉也不一样。”马义珍说,马氏口弦以竹质口弦为主,通过家族四代人的传承,保留了原生态的感觉。
口弦之所以能发出悦耳的声音,缘于它的发声原理。马义珍介绍,一个口弦大概10厘米长,中间部分是被剜去的,留下一个舌簧。弹奏时,将舌簧轻轻含在双唇间,用丝线流苏扯动另一端,簧因这个动作而震动,以口腔作共鸣箱,从而发出声音。并且,随着人为调节气流的变化,也使口弦的声音产生变化,形成高低不同的音阶。
“口弦其实是很古老的乐器,人们很早以前就掌握这种发声原理,制作出口弦,弹奏美妙的乐曲。”马义珍说,和现代化的电子科技乐器相比,口弦带着时光的韵味,那声音可以让内心回归平静。
“小的时候,我父亲腿受伤了,不能下地劳动,就靠做口弦、卖口弦为生。”马义珍说,到父亲那一代,马氏口弦的制作技艺已经很成熟了,在灵武、吴忠等地也非常有名,很多人都慕名购买。
“你看这片竹片,它能发好听的声音,也是‘千锤百炼’才有这个效果。”马义珍介绍,一个好口弦,都是精选竹子原料,削成三寸长,放到水里浸泡软化,再定型晾干,然后还得下油锅高温炸制,最后修饰完善,才制作完成的。其中油炸这一步算是马氏口弦特有的工序,马义珍解释,竹片浸泡后,声音发闷,高温油炸后,竹片恢复了弹跳力,声音听起来也更加清脆柔和。而且这样做出的口弦,锃亮光滑,结实耐用,不易破裂。
关于口弦,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很久以前,在六盘山地区,一个财主看上了一位漂亮姑娘,强迫她嫁给自己。姑娘不从,财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割破了她的喉咙。姑娘逃进一个竹林,用竹子做出口弦弹奏,以曲调诉说财主的恶行,后来人们便以口弦来纪念这位姑娘。
其实,在过去生活中,口弦也是女子排解忧愁的乐器。在灵武,口弦又称“解麻缠”。马义珍说,“麻缠”就是烦心事的意思。封建时代,女子生活不自由,在家听父母的,嫁人就得听从夫家,而且又是包办婚姻,妇女受气也没法找人倾诉,忧伤的时候就只能弹弹口弦。如今流传下来一些例如《苦难歌》的曲子,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低沉迷离,曼妙婉转的声音,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马义珍的父亲从前走街串巷卖口弦,手里总拿个拨浪鼓招揽顾客,马义珍和她姐姐马兰花有时跟着,拿口弦弹一弹,给大家展示。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卖口弦,但到了90年代,家家有了广播,就基本没人再弹口弦了。进入21世纪,中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逐渐开展,开始大范围挖掘藏在民间的非遗项目。马义珍和姐姐也再次拿起口弦。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诉说忧愁,而是让人们认识这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
马义珍和姐姐曾组织过“马氏口弦”演奏小组,演奏的《骆驼铃》《廊檐滴水》和《东方红》等曲目,受到很多好评。现在他经常到社区、学校等地推广教授口弦,一些老人或者学生家长看到后,会勾起以往的回忆,感慨万千。不过,马义珍更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喜欢、学习口弦。“口弦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对本地文化和音乐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