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由粤港澳音乐家联袂演绎的交响音诗

231次浏览 · 由 愛 于 2022-09-06 整理

8月31日晚,由粤港澳音乐家联袂演绎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上演,拉开了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帷幕。

这是一场集合了大湾区西洋乐与民乐艺术精英的音乐盛会。他们共同协力将这部灵感源于北宋山水画巅峰代表作《千里江山图》的交响音诗,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千年古画穿越时空,活化为音乐诗篇,令台下观众如痴如醉。

《千里江山》由粤港澳音乐家联袂演绎的交响音诗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演出现场。

近日,记者采访了其中三位港澳乐手代表。他们在大湾区生活、工作、逐梦,各自展开了一段精彩纷呈的爱乐之旅。他们的成长轨迹彼此交错、互融共生,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建的锦绣长卷上,留下了一串串独特而闪亮的音乐足迹。

南下澳门传播“笙”音的“拓荒者”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笙是一件古老又相对小众的民族乐器。它存在于我们从小学习的古诗词里:《短歌行》中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或李商隐诗赋“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但在现实生活中,它的乐音对许多人而言,仍是陌生而遥远的。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音乐会上,澳门中乐团笙部首席贾磊的精彩演绎,让许多大湾区观众见识了笙的魅力。当晚,他与管弦乐队配合演出了第二乐章,笙以极其清淡的音色,描绘了一幅天高云淡的画面,令听众仿佛漫步在中国山水画境之中。

《千里江山》由粤港澳音乐家联袂演绎的交响音诗

笙演奏家贾磊。受访者供图

犹如笙清淡的音色,贾磊说话也是淡淡的、轻轻的。只有在聊起老本行的时候,一向言简意赅的他,才忽然打开了话匣子:“笙是中国传统管乐乐器中唯一能吹奏和声的乐器。它可以给乐队伴奏,起到融合剂的作用。”

他一边吹奏示范,一边热情地向记者讲解起他演奏的36键笙。这件乐器是在传统笙的基础上改良而成,音域更加宽广。

据史料记载,笙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且在古代宫廷音乐中占据重要一席。但在今天,精通它的人并不算多。

2004年,为了拓展个人事业空间,贾磊辞去中央民族乐团的工作,离开熟悉的北京,南下加盟澳门中乐团。当时,他是乐团里唯一的笙乐手。他还记得,那时在澳门,笙的演奏、教学和研究等诸多领域几乎都是一片空白,学习演奏的青少年更是寥寥无几。

彼时澳门中乐团刚开始职业化改革,从各地招兵买马,逐步组建起全职业化的乐手阵容。受益于职业化改革,当时还是新人的贾磊,有了更多独奏以及与大师合作演出的机会。他一方面迅速积累了大量的演奏经验,不断磨练技艺;另一方面,在澳门文化局和乐团的鼓励下,面向公众开展有关笙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

“完全是从零开始,最开始只有一两个学生,很艰难。我曾经开玩笑说过,我们是来‘拓荒’的。”贾磊回忆道。

贾磊在西安长大,从小学开始接触笙,曾师从国内笙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岳华恩和杨守城。对于这件略显神秘的民族乐器,他越了解,就越痴迷,还在上初中时,他就下定决心把笙当成自己终生的事业。

他对于笙的这份热情,从演奏慢慢延伸到普及教育。他和乐团的同事们一开始只是在学校开讲座,到后来办起了“走进校园”音乐会,直至在学校里组建乐团。

在澳门待了近20年,贾磊深刻体会到在澳门特区政府的努力推动下,澳门的民乐氛围日渐浓厚。澳门演艺学院还于近年开设了笙专业,贾磊欣然应邀担任导师。他的学生林进颖和梁宇轩先后考入他的母校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又分别考入了香港中乐团和澳门中乐团,成为职业演奏家。

贾磊认为,民族乐器要发展,除了普及推广的尝试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好的作品,不断挖掘乐器的表现潜力。让他振奋的是,近些年国内涌现许多年轻又有才华的作曲家,他们富有活力的创作,丰富和提升了民族交响乐的内涵和表现力。

担任《千里江山》作曲的赵麟,此前也创作了一首大提琴、笙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度》。贾磊曾多次与广州交响乐团、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合作演绎该曲。“这是一首讲述玄奘取经故事、带有西域风情的作品,好的音乐没有地域限制,无论在哪里演出,这首作品都非常受欢迎。”贾磊说。

身为北方人的贾磊坦言,他希望在大湾区及更广的区域传播“笙”音,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瑰宝。为了这个理想,他愿意像其曾用音符塑造的玄奘法师形象一样,不辞辛劳踏上漫漫旅程。而他最享受的事,就是和自己最心爱的乐器始终在一起。

“玩”转广东音乐的二胡高手

弦乐轻柔而起,如水墨晕染般铺就千叠底色。二胡声悠然响起,仿佛传说中的天才画师王希孟款款走来,面对浩荡山河,忍不住一挥而就,丹青寄怀。

在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舞台上担任二胡独奏的,是澳门中乐团首席张悦如。当舞台背景上出现辛弃疾的名句“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时,他目视前方,任由双手开合之间乐音流淌,眼里似有莹动的光点。

《千里江山》由粤港澳音乐家联袂演绎的交响音诗

二胡演奏家张悦如在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演出现场。

张悦如并非出身音乐之家,上幼儿园时一次偶然的少年宫音乐启蒙选拔,让他与二胡就此结缘。自此,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到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再到毕业后进入中央民族乐团,又于2004年转投澳门中乐团麾下,二胡与他相伴至今已有30余年。

自从来到澳门之后,张悦如便开启了在珠海和澳门往返的生活节奏。在他看来,珠海和澳门都是开放包容的城市,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氛围和活力,与他积极奋发的心态不谋而合,他不仅学会了粤语,更爱上了这里的饮食、美景和风俗。如今,便捷高效的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更是让他十分享受辗转各地演出的过程。

音乐自然还是张悦如最关注的方向。他对广东音乐萌发了极大的兴趣。为了充实自己,他自2013年起跟随著名粤乐大师余其伟教授学习广东音乐及演奏广东高胡,前后学艺6年多。

“广东音乐具备包容性和生命力,这两点特别好。”张悦如解释道,所谓包容性是指广东音乐不拘一格,在演奏广东音乐时,小提琴、木琴、萨克斯、夏威夷吉他等外来乐器都能上阵。更令他着迷的一点是,岭南文化有着极强的吸纳能力,不仅兼容并包,更能化为己用,因而生机无限。

在巡演过程中,张悦如还与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结为挚友。他们和另外几名乐手多次以小型组合的形式演出,在广东音乐中尝试加入电吉他、爵士鼓等乐器,以及摇滚等跨界元素,“玩”得风生水起。

“我们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是乐夫改编的《彩云追月》,编曲完全颠覆了大家的印象,每次都会引得全场观众起立喝彩。”张悦如说,他们还会在舞台上和观众自拍合影,把现场气氛渲染得像流行演唱会一样热闹。

近年来,张悦如曾带领澳门中乐团在新加坡举办广东音乐专场演出,备受当地观众欢迎,澳门中乐团也尝试将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葡萄牙法朵音乐、土生葡人音乐带到大湾区乃至内地更多城市。“大湾区从不抗拒外来文化,在这里生活、成长的音乐人,创造出的音乐也从这种开放性中持续获得滋养。”张悦如说。

而对于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身为乐手的张悦如对它的珍视和喜爱超过观众。此前作品在大湾区首演时,张悦如就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参演的激动心情。

“首演之前,我第一次听到《千里江山》的电子伴奏文件时,就觉得这个作品真是太好了!六个乐章相互关联,一幅青绿山水立体画卷一下子跃然眼前。”张悦如告诉记者,他能明显感受到,台上所有的艺术家都十分投入,许多人的身体还会随着乐音的起伏绵延,情不自禁地轻轻摇摆。

至于不同乐团和乐手对作品的不同演绎方式,张悦如更是欣赏有加,在他看来,各个乐团能借此增进了解,彼此取经,这正是一首优秀作品的价值所在。他更期待,包括大湾区在内的全国的中乐团,乃至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中乐团,也能效法《千里江山》的成功经验,以联合委约的方式共同创作。

“大湾区的文化建设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作品拿出来,促使各个乐团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张悦如认为,《千里江山》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此类机会,让大湾区的艺术人才交流真正“活”起来。

吹响“粤乐集结号”的笛箫达人

此次同台表演《千里江山》的大湾区演奏家之中,还有一位特别来宾,他就是在第六乐章“万山入海”中竹笛、箫的演奏者杨伟杰。祖籍广东潮汕、在香港出生和长大的他,是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也是香港首位竹笛演奏硕士。

《千里江山》由粤港澳音乐家联袂演绎的交响音诗

笛箫演奏家杨伟杰。受访者供图

杨伟杰上初中时,在音乐老师的推荐下学习吹奏竹笛。“跑遍全国,寻师学艺。”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学艺历程。谈及恩师时,他更是觉得香港的民乐和内地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杨伟杰的启蒙老师、竹笛演奏家张向华先生毕业于当时的广州音乐学院,硕导孙永志先生是香港中乐团笛子首席,来港前任教于西安音乐学院,博导张维良先生是著名的笛箫演奏大师,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三位都是笛艺大师赵松庭先生的弟子。

“可以说,港澳的民乐是整个民乐体系的一个分支,港澳背靠内地,内地源源不断地为港澳的民乐发展注入力量。”杨伟杰说。

据杨伟杰回忆,除了拜师学艺,自己的求学之路也见证着港澳与内地民乐的交流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他与同期毕业的同学们每个寒暑假都会去北京等地,登门请教全国各地的民乐演奏名家,常常一待就是一两个月。

随着自己音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杨伟杰很快萌生了新的规划:既然自己祖籍在广东,就应该做一些具有广东特色的民乐。但他也意识到,传统的民乐必须推陈出新,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抱着尝试的想法,2016年,杨伟杰与身为琵琶、中阮柳琴、秦琴演奏家的太太沙泾珊,联同高胡演奏家余乐夫,一同成立了广东音乐跨界演奏组合“粤乐集结号”。成立伊始,这个组合里面多是他们的老朋友,包括粤港澳多名青年民乐好手。

在“粤乐集结号”的排练演出过程中,杨伟杰感受到来自大湾区不同城市的艺术家强烈的风格碰撞,以及由此擦出的奇妙火花。“拿广东民乐‘五架头’来说,做‘头架’的演奏者都会有自己的风格,我们需要去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奏’,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三地民乐表演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杨伟杰解释道。

之所以使用“集结号”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大湾区的概念使然。杨伟杰认为,随着粤港澳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深入,大湾区人文艺术共通共荣的特点体现得愈发鲜明。他透露,目前,这个10多人的表演团体正日益发展,除核心成员外,还有多名来自粤港澳的艺术家不定期加盟,今年组合还计划到澳门演出。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之时,广州和港澳的交流日益密切,乘着大湾区建设之风,人才利好政策也不断出台。机缘巧合之下,杨伟杰来到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兼任香港演艺学院等高校的竹笛演奏教学工作,开启了他作为一名大湾区艺术家的人生新阶段。

在粤港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杨伟杰,从年轻学子身上看到了大湾区音乐蓝图的无限可能。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能精于民乐,更能成长为音乐界的复合型人才,以扎实的专业能力、策划能力和交流能力,助力大湾区的民乐发展。

在杨伟杰看来,大湾区在各个方面都蕴藏着新的机遇。他用了三个词来概括这些年来观察到的本土民乐发展趋势:活力、潜力、动力。他相信:“大湾区各个城市自身不同特色的融入,会为民乐的创新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

涉及乐器

笙(拼音:shēng)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
笛子(拼音:dí zi),别称横笛,一般作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由 雾凇 于 2024-10-30 整理
10月26日晚,奏响吉林振兴发展最强音——中央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在长春隆重举行。
阅读全文 >>
由 氯化钠 于 2024-10-30 整理
平时我们去博物馆看文物,那大家是否尝试过用听觉来感受文物的魅力呢?10月29日,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在上海举办了“博物馆系列:来自文物的声音”的音乐会。
阅读全文 >>
由 年糕 于 2024-10-09 整理
在深圳交响乐团的演绎下,音乐作品《灯塔》近日隆重上演,以此作为献给祖国诞辰的贺礼。这场音乐会不仅展现了乐团精湛的演奏技艺,更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阅读全文 >>
由 日记里的汤姆 于 2024-09-10 整理
9月7日晚,一场主题为“梦圆中秋 月满筠阳”的文艺汇演在凤凰湖广场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阅读全文 >>
由 陆晨 于 2024-08-19 整理
青岛,这座享有“琴岛”美誉的城市,在盛夏的夜空下再次见证了音乐的辉煌。8月13日晚,“和谐之声·琴岛梦响”2024琴岛国际音乐节总冠军赛及闭幕式音乐会在青岛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