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此轮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民族乐团为了激励演奏员“练功不停”,特意为各声部布置了体现当代演奏水准的高难度独奏作品。其中,扬琴声部的指定作品是作曲家王丹红于2011年创作的扬琴协奏曲《狂想曲》。曹蕴作为上海民族乐团扬琴声部首席,对这首作品有很深厚的感情,特将在家练琴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
这首作品如今已是扬琴专业领域的必修之作,也成为当代音乐会舞台上出镜率最高的扬琴协奏曲之一。这首作品对曹蕴来说并不陌生。回想2015年初次练习,是为了应对乐团每隔两年的业务大考。记得考核现场,评委席上某位指挥听完我的演奏,竟然好奇地问曹蕴是哪一年院校毕业的。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挑战新作品似乎是青年演奏者的专利。但是一直以来,曹蕴喜欢自我挑战,尝试新作品,无论是求学期间,还是现在。
再度奏响“狂想”,此番是曹蕴第二次复练此曲。上一次复练,并在乐团演出季音乐会中得以上演,那一幕场景至今在脑海。其实,复练一部大作品,并非如想象中的驾轻就熟。毕竟,器乐演奏的技术性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依赖于肌肉记忆。国内国外诸多演奏家,保持琴技的秘诀之一就是保持每日的训练。可谓“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日常基本功的训练,对于大师们而言,即使有着数十年的功力,也不敢松懈怠慢。回首昔日相伴闵惠芬大师身侧,在沉浸式地教授下,耳濡目染着大师的每日练功是何等受益。
复练的过程,需要的不仅是日积月累的基本功,对于特定的演奏法、音乐表达、肌肉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都是回炉再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就是“静下来,慢下来”,然后用脑思考、用心感受、用耳倾听、用手呈现,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当然,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曹蕴也发现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与其复练一首作品,还不如练新曲。轻视复练的原因,曹蕴认为就是大部分人复练都不会正确认真读谱。曲谱中作曲家写下的每一个细节都关注到了吗?老师(或自己)曾经制定的特殊标识都表达出来了吗?如若做到准确完成地毯式的读谱,曾经练习过的深层肌肉记忆便会呼之欲出。
复练,不是复刻。曹蕴认为,如果把日积月累的基本功比作是金字塔的最底层,而中间层是“静下来慢下来“,将心、脑、耳、手的感官唤醒,那么上层是什么呢?随着技能的提升、阅历的丰富,每一次的复练,都会对作品产生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金字塔的顶层,曹蕴认为即是”升华“,升华不能单纯以速度为衡量标准,而是在音乐形象的情感表达、对音色的分寸拿捏、对张力的把握控制等方面,有着无限空间值得提升。
正如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音乐的艺术呈现永无止境,没有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