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154次浏览 · 由 晚荣 于 2022-04-14 整理

在云南省第六届葫芦丝巴乌音乐节活动中,来自曲靖天籁丝韵艺术培训学校的学员在葫芦丝巴乌老师陈梅的带领下,在专业组的比赛中获得了3个金奖、5个银奖、4个铜奖,该艺术培训学校因此被授予“突出贡献奖”。

耕耘总会有收获

云南省第六届葫芦丝巴乌音乐节专业组共设4个小组,分别是青少年葫芦丝专业组、青少年巴乌专业组、成年葫芦丝专业组、成年巴乌专业组,均为个人表演。专业组比赛最终产生4个金奖、8个银奖、12个铜奖,曲靖天籁丝韵艺术培训学校的参赛选手表现突出,获得了3金5银4铜的好成绩。

陈梅: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此次葫芦丝巴乌音乐节由云南省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学会主办,云南省第六届葫芦丝巴乌音乐节组委会承办。比赛分展演组和专业组进行,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报名参加专业组的选手需在往届葫芦丝巴乌音乐节展演组比赛中至少获得过一次金奖。获得专业组的金奖,就意味着达到了目前葫芦丝巴乌艺术的最高水平。

曲靖天籁丝韵艺术培训学校负责人陈梅说:“云南省葫芦丝巴乌音乐节一共举办了六届,每一届比赛我们都组织学员参加,每一届我们都拿到金奖,这次是拿到金奖最多的一届。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我感到特别欣慰,说明我们学校里所有老师平日里的付出和努力是有价值的、我们奋进的方向是正确的。辛勤耕耘,总会有所收获!”

传承云南民族艺术

钱露在这次比赛中收获了成年巴乌专业组金奖、成年葫芦丝专业组银奖。钱露从5岁半开始跟随陈梅老师学习葫芦丝巴乌,已经学习了15年,现在她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开学即将上大二。钱露说:“跟着陈老师学习葫芦丝巴乌,不仅学到了演奏技术、学会如何处理每首曲子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品质,让我变得阳光和自信。”走进大学校园,钱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迎新晚会的演出中,她表演了葫芦丝独奏,优美空灵的乐曲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她成了校园里的“葫芦丝小姐姐”,很多人因此认识她。“这次比赛获得一金一银,我非常高兴,这让我更加坚定信心,要在葫芦丝巴乌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陈梅: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陈梅开办葫芦丝巴乌艺术培训学校已经快20年了,在她的培训学校里,有26个专职老师,其中4个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学生,她们从小就跟着陈梅学习葫芦丝巴乌,如今已成为执教的老师。是什么让她们愿意跟随陈梅从学习到教学,做葫芦丝巴乌的传承者呢?

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青少年巴乌专业组金奖、青少年葫芦丝专业组银奖的朱怡锦给出了答案。朱怡锦是沾益区望海小学的学生,开学上六年级。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接触葫芦丝后,朱怡锦就对这个民族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上课质量都很高,她积极参加各类葫芦丝艺术活动、比赛,变得越来越自信。“我特别喜欢陈老师,她很有亲和力,她总是鼓励我、帮助我,让我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对葫芦丝巴乌艺术越来越喜爱。”因为有梦想、有目标,朱怡锦练习非常刻苦,暑假这段时间,她每天练习葫芦丝巴乌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朱怡锦的妈妈说,孩子通过学习葫芦丝,不仅学到了演奏技艺,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意志品质,遇到困难时,她从不轻易退缩、不轻言放弃,总是想办法坚持下去。

这,就是传承。正如陈梅所言:“葫芦丝巴乌是云南的民族名片乐器,作为云南的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我有弘扬葫芦丝文化的信心和决心,我这辈子都会坚持做这件事。”

培养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来自马龙区通泉二小的张惟憧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青少年葫芦丝专业组银奖、青少年巴乌专业组银奖,她的妈妈高兴地说:“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要感谢陈梅老师的付出,在比赛前两周,她每天都对孩子进行一对一指导,从技术到表情到肢体动作,每个细节都一点一点地耐心处理。我们家长对音乐一窍不通,全靠陈老师。孩子学葫芦丝5年,考过10级,这次获得了专业组的两个银奖,我们家长真的觉得非常欣慰和骄傲。”

陈梅说:“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葫芦丝学会爱、学会吃苦耐劳,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受疫情影响,这次音乐节比赛的初赛是通过上传视频的方式进行评审。很多参赛者在教室、家里就把视频录制完成了,但陈梅不。为了让孩子们严肃认真地对待比赛,陈梅到沾益区清源学校租了礼堂,她要求孩子们着演出服、化妆进行表演,把录制视频变成了一场音乐会。孩子们在台上用心表演,感受到了浓浓的仪式感。之前一些家长不理解,小小的初赛,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费时费力?音乐会结束后,家长们明白了——陈梅老师用心良苦,这是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十位参加专业组比赛的选手带来了全国最高水准的葫芦丝巴乌表演,大家被高水平的演奏所折服、所震撼,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陈梅说,葫芦丝巴乌的根在云南,既然要把这个民族艺术传承下去、传承好,就要从一个个细节着手,方方面面都做好,“作为云南的葫芦丝巴乌传承人,我就想树立一个标杆,让葫芦丝巴乌艺术发展专业化、规范化,成为云南艺术的精品。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前不久,陈梅和优秀学生一起录制了一套名为《珠源神韵》的葫芦丝巴乌演奏专辑,“这套专辑是我对学生的一个承诺,我答应孩子们,只要他们在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专业组中荣获金、银、铜奖,我就为他们出一套专辑,孩子们做到了,我也践行了我对他们的承诺。这套专辑里不仅有师生情谊,很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有了对葫芦丝巴乌艺术的文化自信。”

来自曲靖市第一小学的付芮嘉在此次比赛中获得青少年葫芦丝专业组银奖、青少年巴乌专业组铜奖,她妈妈说:“以前我们想着葫芦丝是小众乐器,没想过让孩子学,但孩子一接触就喜欢上了,经过这几年的深入了解,我们深深感受到葫芦丝巴乌的艺术魅力。以前我们认为只有钢琴、小提琴是阳春白雪,上得了台面,现在我认为,我们云南的本土乐器葫芦丝巴乌更是值得孩子们去学习、传承、发扬光大的民族艺术。作为云南人,我们要有这样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学员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老师高标准严谨教学的成果,是家长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陈梅由衷地说:“祝愿‘葫芦娃’们在成长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涉及乐器

葫芦丝(拼音:hú lu sī),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巴乌(拼音:bā wū),别名把乌、各比、拜、比鲁、乌勒,竹管铜簧乐器,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

猜你喜欢

由 氯化钠 于 2024-03-11 整理
随着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不断交融,葫芦丝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新型多功能葫芦丝。这种新型葫芦丝不仅保留了传统葫芦丝婉转动听的音色和浓厚的民族风情,还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多项实用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演奏体验和教学效率。
阅读全文 >>
由 风月呢喃 于 2024-03-11 整理
葫芦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吹管乐器,其音色优美、深情且富有诗意,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赋予了葫芦丝如此醉人的音色呢?
阅读全文 >>
由 阿蘅 于 2024-03-11 整理
葫芦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吹管乐器的典型代表,其音色悠扬悦耳,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在探讨葫芦丝的魅力时,其丰富的调式体系尤为值得关注。葫芦丝的调性多样化,使得它能演绎出各种风格迥异、情感丰富的乐曲。
阅读全文 >>
由 苏肆 于 2024-03-09 整理
双音葫芦丝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吹管乐器,是在传统单音葫芦丝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的产物。它的最大特点是配备了一个或多个人工吹孔与共鸣腔相通的附管,使演奏者能够在同一支乐器上同时发出两个不同的音,极大地丰富了葫芦丝的表现力和音乐层次。
阅读全文 >>
由 华夫饼 于 2024-03-06 整理
可调音葫芦丝作为传统葫芦丝的创新改良版,为演奏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灵活性。相较于固定音高的传统葫芦丝,可调音葫芦丝的主要作用及使用方法如下。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