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名家陈一民:独立设计只为“匠”出好声音

271次浏览 · 由 F.JCLOVE 于 2022-06-20 整理

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匠心斫制至美音色。说起岭南古琴制作第一人,不得不提陈一民老师。

斫琴名家陈一民:独立设计只为“匠”出好声音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一民老师还是一名棉厂修理工,由于动手能力强,而且对木工非常感兴趣,被当时岭南古琴第一人的杨新伦老师看中而踏上了斫制古琴之路。

从1985年开始制作古琴到1995年制作第一把满意的古琴,陈一民老师用了十年的时间。从一块木头到最后成琴,每一步骤陈老师都研究很透彻。丝弦音色好却并不耐用,经常要重新调试。钢弦耐用也不贵,但音色却相比丝弦逊色很多,陈一民老师通过改变琴腹让钢弦的古琴也能弹出接近丝弦的声韵。

古琴制作工序不仅多而且非常繁琐,每一步都要反复打磨,有一个细节没做好就可能影响古琴的音色。

磨琴是最辛苦的,要把琴磨平到没有沙音的程度,如果磨得不好,琴弦就会碰到琴面,弹奏时会变成另一种声音。

由于古琴过于小众,做古琴这一行当并不赚钱,更没有太多人愿意去学。不过这种境况因为北京奥运会而发生了改变。古琴演奏在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出现,很多人都纷纷开始对古琴感兴趣,陈一民老师的生意也随之兴旺了起来,不少人慕名前来师学艺,这也令岭南古琴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

2008年是陈一民老师第1次收徒,至今已经有了46位徒弟。陈一民老师表示,会将自己的手艺倾囊相授,只要徒弟们认真学,愿意做,就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愿岭南斫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陆晨 于 2025-04-17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许多人追求内心平和的选择。然而,对于许多爱好者来说,如何在繁忙的日程中挤出时间来自学古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阅读全文 >>
由 苏肆 于 2025-04-03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古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色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在这众多的古琴名曲之中,《白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清幽、淡雅的风格独树一帜,成为历代文人雅士钟爱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没头脑 于 2025-03-31 整理
《秋鸿》是中国古琴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以悠远深邃的意境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天井 于 2025-03-07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瑰宝,以其深邃的音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寄托情怀的重要载体。在众多古琴曲目中,《普庵咒》以其独特的佛教背景和禅意悠远的音乐风格,成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阅读全文 >>
由 肖毅 于 2025-02-26 整理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浩瀚星空中,古琴曲以其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四大景》作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古琴音乐的精妙与深远意境,同时也将听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