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中国煤矿文工团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承办的艺海拾遗——文化和旅游部慰问未成年人专场示范性演出,11月6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上演。演员们通过民族乐器演奏,曲艺表演等舞台表达方式,展现非遗的持久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导赏人王玥波于诙谐幽默中介绍了丰富的信息量,共同把非遗展示从展厅延伸到舞台,让非遗项目可听、可看、可感、可知。
演出以快板《花唱绕口令》拉开序幕,明快动感的节奏迅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随后,古琴、笙、琵琶等民族乐器演奏,相声、变脸等节目纷纷精彩亮相。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这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笙是汉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尚书》、《诗经》已有相关记载。琵琶,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伴随导赏聆听演奏,既丰富了青少年观众们的知识,更从视听多角度带来对非遗的深层次体验。应宁、王磊的双簧《欢天“戏”地》让孩子们在欢笑中走近传统曲艺,刘湘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显示出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琵琶曲《海青拿天鹅》最早出现在元代,生动描绘了海青与天鹅激烈博斗的场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狩猎生活。演出在器乐合奏《杏花天》中落下帷幕,观众意犹未尽,或请艺术家们答疑解惑,或准备向艺术家们拜师学艺,或和艺术家们合影留念。
艺海拾遗,是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倾力打造的演出品牌,今年暑期已经演出7场,受到观众的喜爱,预约信息一经推出,几秒中之内票即被“抢”光。此次未成年人专场演出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丰富未成年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