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思走进校园的音乐课堂

117次浏览 · 由 肖毅 于 2022-03-27 整理

从2006年开始,火不思乐器进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中小学音乐课堂。在蒙古族中学、职业中学、蒙古族小学音乐课程中,每周3节的火不思音乐课,就是由师承高·青格勒图的乌日娜为孩子们授课。

乌日娜是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不思代表性传承人她于2005年参加由教育部、文化部等六部委联合主办的“全国人才推选大赛”获得火不思演奏金奖

火不思走进校园的音乐课堂

近年来镶黄旗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制定了详细的火不思保护传承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了火不思音乐进校园传承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各类传承教育及演出表演活动,来传承和推广火不思音乐。

此外,他们还编辑出版了火不思教程及音乐光盘,拍摄了火不思音乐专题片,创演了蒙古族宫廷歌舞乐《金帐宴歌》《阿斯尔》及“火不思舞”,开展了火不思音乐对外演出交流活动。

同时举办了“首届中国阿斯尔音乐节”“阿斯尔神韵”音乐晚会、“阿斯尔杯”民歌大赛,开展了火不思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工作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

在新建的阿斯尔音乐生态风情园内,塑造了火不思、马头琴等民间乐器,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方式,不断宣传推广火不思音乐。

火不思能够重见天日高·青格勒图功不可没。

火不思走进校园的音乐课堂

涉及乐器

火不思(拼音:huǒ bù sī)是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猜你喜欢

由 尘夕 于 2022-03-31 整理
“我们将传统‘火不思’进行了改良,已改进了音准、音色、弹奏舒适度等9项弹奏缺陷,在外观及周边配套设施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优化,目前已经完成研发,基础样品也试验成功。”
阅读全文 >>
由 南丘 于 2022-03-25 整理
弹拨乐器火不思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唐代的古画中,盛行于元朝宫廷。新中国成立后得以广泛传播,主要流传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北部等地。
阅读全文 >>
由 F.JCLOVE 于 2022-02-09 整理
历史悠久的火不思,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初,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人民共同创制的一种弹弦乐器。
阅读全文 >>
由 华夫饼 于 2022-02-09 整理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