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朴实的穿着,憨厚中透着一份儒雅;严谨敏捷的思维,言辞中显出一腔热情。他深深扎根乐器研发制造一线,大胆开拓创新,强化品质管理,突出人才培养,使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赢得全体员工和各地经销商的一致好评。他就是天津盛兴元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
天津盛兴元乐器有限公司是静海区子牙镇潘庄子村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厂家,年销售“森雀”牌葫芦丝、巴乌等民族乐器4万多件,总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有一位好的“领头雁”。
2000年,21岁的李静进入公司开始学习乐器制作,他潜心钻研专业技能,逐步熟知各个环节操作,练就了过硬本领,很快成为了技术骨干。为了进一步提高葫芦丝等民族乐器设计质量,李静和员工们精益求精,经常一起探讨优化设计、研究解决方法,方案往往反复推敲、一改再改,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葫芦丝的心脏就是簧片,簧片质量要求非常高,缝隙的大小决定了音质的好坏。”李静回忆说,“20年前,我们是人工切割葫芦丝簧片,不但报废率高而且效果也不明显,后来改成利用小模具开缝隙,音质效果提高了,但是速度跟不上去。近两年,我们应用了激光切割,效果、音质、速度大幅提升,还节省了人工成本。”
在制作管乐器时,打孔的位置尤为重要。竹子是天然生长的,有的不是百分之百的标准圆形,通常吹孔要开在竹子最突出的一面,这样吹奏起来最方便。而最为关键的便是调音,要求手艺人一定要有两个灵敏的耳朵。
“就拿笛子举例,有时候,对于笛孔的微调,也许就多打磨下去一点点,这根笛子的声音就不顺畅了,多少天的心血也就付之东流了。”李静告诉记者。
李静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人才培养,把培养人才与创新工作完美地结合起来,他充分发挥每名员工的聪明才智,引导员工朝着既定目标努力,不断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打造出一支思路清晰、素质过硬、技术高超、团结奋进的高绩效团队。
天津盛兴元乐器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刘崇静说:“李总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处处以身作则,对于乐器的改革创新升级总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乐器质量更上一层楼。”
多年来,李静还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定期向子牙镇中小学校捐赠葫芦丝乐器和教材,为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贡献力量。
子牙新城第一小学校长刘继英说:“感谢李总一直以来对我校艺术教育的大力支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充分利用好校本教材,将学校的葫芦丝社团办好。”
20多年的岁月磨砺让这些小乐器在李静手中更添艺术的光辉魅力。如今,李静依旧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一名制作者对于音乐的理解感悟或许就在于千百次打磨中被注入乐器里,赋予灵性。
“今后,我们会和更多专业院校及社会团体进行合作,推广公司的产品,我们也会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让公司生产的乐器走出国门,名扬四海。”李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