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谈到笛子演奏家俞逊发道艺一体,体悟山水自然,身体力行,在他的音乐中开拓出一片人文天地。在传统的艺术门类中,一直都有道与艺之说。形而上的自然之道,需要形而下的具体技术去表现其内在精神。落在演奏领域,则在“气”字上有很多的展开。气,是一呼一吸间的事。汉语中有气象、气势、气魄、气质、气韵等诸如此类的词,不胜枚举。一些抽象的、不易解释的意象却能从音乐作品中被深刻而又真切地感受到。
竹管靠气震动发声。模拟自然中风过万物,穿云过林,过大木窍洞,过山岚河川所发出来的声响。这一切的自然之声,需要演奏者的气息变化去呈现。师造化,从最平易处入手,便是管乐演奏者对长音的修行。
练习单个长音,便是入门的开始。小到一首练习曲,大到一首协奏曲的呈现,不同程度的演奏者,都需要有气息储备来完成。平稳而绵长的一音,看似简单,在俞逊发版本《寒江残雪》第一段,若想演奏得没有气力不顺之感,却需要多年的训练才能达到。
除此之外,强弱力度的伸展变化也是很好的修炼。一个音从无声处开始过渡,依次渐强,再反向回归到音的消逝。简单的一音,从开始到消逝,也是有生命的,若没有气定神闲的心境与控制力,这一切都不容易做到。在此基础上,可以衍生出两个音的连接练习,同音八度连接练习等,各种力度开始的强弱转换,在无缝转接中体会口风大小、气速、角度的变化。这些如能随心驾驭,逐渐可以摸索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练习方法。
竹笛演奏中,温润如玉的音色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我与各地同道朋友切磋交流时,也最多聊及于此。这其中并没有什么所谓秘籍、高招之类立竿见影的方法。这需要气息功力支撑、对发声原理全面科学的了解、内心听觉的培养、对声音美学的认知等。我的个人建议是,平常心是道。沉下心来,找一个与自己性情相投的演奏家经典版本摹仿。这样能长期保持有兴趣的练习,不至觉得枯燥。模仿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在模仿中如能贴近演奏家的音色,这过程已在无形中调整了口风状态与气息使用的分寸感,提升了音质。慢慢沉淀,能建立起自己对声音的审美观念。单一的长音训练置于乐曲中,感受气息的起承转合变化,之前的强弱训练在乐句中呈现出类似山水画笔墨浓淡、远近、虚实等更多维度空间与意蕴,体会“前人所不言而喻于心”的妙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渐渐的心理上的浸染。
另外,内心听觉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掌握了音声的解构,为什么还要进一步培养内心听觉呢?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声音。要知道好的音色都有哪些标准。要多听,耳朵的训练是靠听觉经验积累的。除了自己演奏领域的音乐之外,交响乐、室内乐作品、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都可以广泛涉及。而在具体聆听中,空阔高远的意境,心随境转的超脱,写意的韵味,淡泊超尘的风格,卓尔不群的孤高,这些都可在音乐家的演绎中被深刻感受到。
日复一日的练习,其实是修心的过程。通过对心的锻炼而达到平静。不再往外求,去比较外在的得失与分别,以及这些因素对自己的影响。往内求,关照自己当下,做到身心合一。匠人在慢中磨练心性,去除一些傲慢之心,不厌其烦,或许会有所不同,这大概就是所谓“慢”的力量吧。前辈艺术家深谙“停歇之力”,能够在闹中守住方寸之间的静,一生追随热爱的事业,身体力行向世人传播美,靠的是不灭的赤诚和极高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