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拥有“苗绣”“苗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保护中,雷山将非遗资源发展为产业,帮助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戴着口罩、袖套,围上围裙,手拿铁钎穿过孔洞,将仿藤勾在铁钎一端,往后一拉,仿藤就随铁钎的移动固定住。在雷山县宏鑫工艺品加工厂拉花区,工人们正在编织机前用仿藤编织眼笪。
一名工人正在工厂里编织眼笪。
“我们的产品可以用来做隔断、吊顶,也可以用来做装饰,去年总产值约800万元。”加工厂创办人杨国超是雷山县藤编县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眼里,藤编技艺已经从祖祖辈辈流传的“吃饭手艺”变成了真正的产业。
2018年杨国超和妻子返乡创业,在老家带着几个村民开始编花篼,当年就带动5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杨国超介绍,目前工厂每天都有百来人上班,工人一个月计件工资最多的能拿到6000多元,平均工资在4200元左右。
走进雷山县铜鼓广场旁的锦鸡绣业有限公司门店,带有苗族刺绣的小方巾、有织锦图案装饰的围巾、“小清新”风格的刺绣帆布包映入眼帘。和其他民族服饰店不同,这个店里的产品显得格外“洋气”。
“大多是改良过的产品,这些产品更能适应全国的市场。”店主甘小芝说,希望未来带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能够吸引更多人,让苗族文化元素融入生活。
甘小芝正在向记者展示店内的苗绣围巾
甘小芝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了一个就业车间,还在村里建了一个研学基地。她说:“我们固定用工35人,每年平均带动200人就业。”
芦笙是苗族传统乐器,在雷山,节日盛典都离不开芦笙的美妙旋律。家住雷山县大塘镇岩寨村的余晓平是一名“90后”苗族芦笙制作师,也是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余晓平少年时便跟着老师学习芦笙制作技艺。现在,余晓平以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从事传统苗族芒筒芦笙制作,产品主要销往雷山及周边地区的苗族村寨。
余晓平拿着即将制作完成的芦笙。
余晓平说,芦笙制作最难的环节是制作铜片和调音。多年来,自己潜心钻研,终于解决了芦笙音质和音准不稳定等问题。现在,他生产的芦笙质量好,音质清脆,产品供不应求。很多邻县的客户直接找上门来订做芦笙,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传统技艺正在帮助更多人敲开致富幸福门。雷山县自2018年以来,已建成非遗工坊50余家,其中20家被列入贵州省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名单。据不完全统计,传统技艺的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5000多名群众参与生产,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