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葫芦丝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162次浏览 · 由 尼禄 于 2022-03-16 整理

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五育”融合,上犹县第二小学努力使课后服务“课程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质量“最优化”。

该校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利用教师专长开发特色课程,将葫芦丝这一民族器乐引入课堂,让每位学生掌握一门乐器。特色课程进课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为学生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做到了劳逸结合,使“双减”落地又开花。

让葫芦丝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为使葫芦丝教学真正在学校落地,学校从校外特聘专业教师给全校老师开展葫芦丝系统培训,经过培训,教师们初步掌握了演奏技巧,在“新年晚会”上,该校校长黄英林和师生代表合奏一曲葫芦丝串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实践作业成果展上,五年级孩子们的现场演奏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葫芦丝的欲望。

让葫芦丝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从本学期开始,每周二上午第四节课、每周四(五)下午第一节延时服务课为葫芦丝基础课程,由各班音乐老师从认识葫芦丝开始,到练习指法,再到音阶练习,循序渐进。

周末开设精品班,针对有葫芦丝基础或是在学习中进步较大,基础教学已经不能保障学习进度的学生进行成品乐曲教学,学生边学边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让葫芦丝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学校“加”上去,校外才能“减”下来,为有效“双减”,该校将进一步普及葫芦丝教学,打造学校传统文化特色品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擦亮学生的人生底色。

涉及乐器

葫芦丝(拼音:hú lu sī),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猜你喜欢

由 南丘 于 2025-01-24 整理
葫芦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吹奏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文化内涵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然而,由于其材质多为天然材料,如竹、木等,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这些材料容易发生收缩、开裂等问题,从而影响到葫芦丝的音质和使用寿命。
阅读全文 >>
由 氯化钠 于 2024-03-11 整理
随着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不断交融,葫芦丝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新型多功能葫芦丝。这种新型葫芦丝不仅保留了传统葫芦丝婉转动听的音色和浓厚的民族风情,还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多项实用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演奏体验和教学效率。
阅读全文 >>
由 风月呢喃 于 2024-03-11 整理
葫芦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吹管乐器,其音色优美、深情且富有诗意,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赋予了葫芦丝如此醉人的音色呢?
阅读全文 >>
由 阿蘅 于 2024-03-11 整理
葫芦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吹管乐器的典型代表,其音色悠扬悦耳,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在探讨葫芦丝的魅力时,其丰富的调式体系尤为值得关注。葫芦丝的调性多样化,使得它能演绎出各种风格迥异、情感丰富的乐曲。
阅读全文 >>
由 苏肆 于 2024-03-09 整理
双音葫芦丝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吹管乐器,是在传统单音葫芦丝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的产物。它的最大特点是配备了一个或多个人工吹孔与共鸣腔相通的附管,使演奏者能够在同一支乐器上同时发出两个不同的音,极大地丰富了葫芦丝的表现力和音乐层次。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