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退休居民一起感受葫芦丝的魅力

317次浏览 · 由 辞惘 于 2022-09-15 整理

在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金都花园社区有这么一帮退休居民,他们志趣相投,爱好相似,每天聚在一起跳跳广场舞,吹吹葫芦丝,将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充实且快乐。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退休居民一起感受葫芦丝的魅力

社区的老年大学让退休居民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金都花园社区党委的组织下,社区里几名聚在一起学习跳舞的退休老人,积极参加公益演出和比赛,随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社区成立了社区老年大学,不但创建了舞蹈班,还创建了葫芦丝乐器培训班,退休职工蒋秀云主动请缨担任社区葫芦丝班的授课老师,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免费为学员上课。

“我退休后学习的吹葫芦丝,现在比较有时间,很愿意和这些朋友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进步,一起感受音乐魅力。大家参加活动、参加公益演出可以充实生活,为别人带来快乐,这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退休居民蒋秀云说。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退休居民一起感受葫芦丝的魅力

目前,金都花园社区葫芦丝乐器培训班共有三个班级,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学员50余人。大家在蒋老师的认真教学下,吹奏葫芦丝的技艺日渐成熟,多次参加社区文艺演出及社会公益活动,为居民献上了优美的乐曲,愉悦了居民的身心。

金都花园社区老年大学已开设舞蹈、葫芦丝、绘画、八段锦等多项课程,满足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今后,老年大学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继续开设居民感兴趣、愿意学的课程,让辖区老年人足不出户上“大学”,随时随地学知识,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涉及乐器

葫芦丝(拼音:hú lu sī),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猜你喜欢

由 苏肆 于 2025-03-11 整理
在二胡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月牙五更》如同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吸引着无数听众。这首乐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五更调”,而是作曲家刘明源先生以东北民歌《月牙五更》为素材,融合了戏曲音乐元素创作而成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阅读全文 >>
由 尼禄 于 2025-02-27 整理
在20世纪70年代,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一首蒙古族风格的二胡曲——《草原新牧民》。这首曲子不仅是对内蒙古大草原壮丽风光的描绘,更是对年轻一代牧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乐观、愉快心情的赞歌。
阅读全文 >>
由 象牙山首富 于 2025-02-14 整理
《苗岭春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二胡名曲,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中国西南部苗族人民的生活景象和自然风光。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二胡这件传统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通过音符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
阅读全文 >>
由 夜夜 于 2025-01-02 整理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乐手们的喜爱。然而,由于其结构材质主要为木材和蟒皮等天然材料,因此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在温度骤降、空气干燥的冬季。
阅读全文 >>
由 汤圆 于 2024-12-06 整理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中,《烛影摇红》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首曲子原是宋代词牌名,后来被改编成多种乐器演奏版本,其中尤以二胡演奏最为人所熟知。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