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园非遗空间古琴坊:听琴、习琴、觅知音

176次浏览 · 由 尼禄 于 2022-06-10 整理

今人说起古琴,很多画面就会立时浮现:远有 “伯牙鼓琴、子期知音”, 子期死,伯牙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高山流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的《凤求凰》,近有改编自金庸《笑傲江湖》那豪迈洒脱一唱惊天的《沧海一声笑》……

十笏园非遗空间古琴坊:听琴、习琴、觅知音

古琴又称瑶琴、素琴、七弦琴、丝桐等,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所记载。在春秋末年,琴就已经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誉为“乐器之神”,为历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乐器首选。

诸城派古琴出自【虞山】派,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又称【琅琊派古琴】,历经琴家的探索、交流、吸收、发展,形成具有诸城风格、技巧和特有曲目传谱的古琴流派,兼收博采、秉承经典,在潍水之地绽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走进十笏园非遗空间古琴坊,只见诸城派古琴、潍坊司音古琴馆馆主钟亮正在习琴,幽幽琴声带来一片清雅、宁和。空灵、悠然的意境,感觉让心灵在一个纯净优雅的环境中,得以去掉“尘埃”,得到清新脱俗的“灵性给养”……曲声低沉宽厚,节奏舒缓平稳,像与友人娓娓道来。琴曲停下,余音绕梁。

十笏园非遗空间古琴坊:听琴、习琴、觅知音

2019年,钟亮入驻十笏园非遗空间,沿袭诸城派古琴之大宗,秉承“立足传统、沿袭传承、古今结合、传道解惑”的宗旨,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古琴艺术为己任,推出多项古琴研习课程,迄今已经有数百多名传统文化爱好者在这里进行古琴学习。

“习得一首琴曲并非难事,而要将琴曲弹好,却非易事。”钟亮说,习琴不仅是技法上的熟练与精进,还需理解琴曲,用琴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将古琴曲的内涵充分地展现出来。所以要弹好古琴,除了研习指法,还需要要深入了解琴曲产生的历史背景,解读作曲人的情绪,仿佛与之隔空对话。

在长期的教学中,古琴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系统的教学模式,以琴会友、陶情养德,为潍坊本地的古琴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学习和沟通的平台,让广大爱好者能够在这里觅知音、寻差距、谈文化、共切磋,在忙碌之余慢下来,摒弃杂念,在一丝一弦的意境之美中放松精神,减轻压力,缓解焦虑,获得身心的自由与伸展。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陆晨 于 2025-04-17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许多人追求内心平和的选择。然而,对于许多爱好者来说,如何在繁忙的日程中挤出时间来自学古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阅读全文 >>
由 苏肆 于 2025-04-03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古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色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在这众多的古琴名曲之中,《白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清幽、淡雅的风格独树一帜,成为历代文人雅士钟爱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没头脑 于 2025-03-31 整理
《秋鸿》是中国古琴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以悠远深邃的意境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天井 于 2025-03-07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瑰宝,以其深邃的音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寄托情怀的重要载体。在众多古琴曲目中,《普庵咒》以其独特的佛教背景和禅意悠远的音乐风格,成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阅读全文 >>
由 肖毅 于 2025-02-26 整理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浩瀚星空中,古琴曲以其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四大景》作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古琴音乐的精妙与深远意境,同时也将听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