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唢呐,从清末吹到了当下;一支唢呐,承载了无数喜怒哀乐;一支唢呐,奏响了非遗传承之路。一支唢呐,让今人在传统文化里,构筑时代的精神文化坐标,“小唢呐”也可以传承“大文化”。
唢呐艺术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主要分布于陕北和关中地区,最初公元三世纪开始,相继传承到西晋、金、元、明代、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要说苏氏唢呐的历史,那要追溯到清代末期。苏氏唢呐第一代传承人苏启明传给第二代传承人苏学仁(1903-1977),其后将唢呐和板胡的技艺传授给第三代传承人苏新发(1933-2008)。第四代主要传承人苏有银,与其兄弟苏有金、苏三银三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唢呐、板胡,出席铜川各地的演出和民俗活动。如今传至第五代苏海洋、苏海军、苏海明,第六代传承人苏裕在传统的技法上正在学习新的乐理知识,丰富苏氏唢呐的表现内容,让苏氏唢呐的传承更加丰富并且具有更大的范围空间。
自年幼起,第四代传承人苏有银就跟随父亲苏新发学习唢呐,他传承了祖辈的指法和技法,从事唢呐演奏五十多年。苏有银对于唢呐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说起作品《双鸭子》在王益无人不知,这也是每场演出必奏的曲目,“这两只唢呐的音准必须是一样的,演奏过程中须达到三起三落,所谓三起三落就是这一曲从始至终一气呵成,十几分钟音不能断,还要经过三个高音三个低音,而且在音准、仿鸭音上要表现得绝对精准。”苏有银认真地说道。
苏氏唢呐的发展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风格迥异,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由于以前并没有七音,只有五音,苏氏唢呐传承以来,并没有采用传统音阶,与五音更为不同,而是有自己的记谱方式,即“合四一五尺工六”来代替。苏氏唢呐的特点主要以F调为主,通过吹奏高音的曲调来突出唢呐的手法技艺,给人们带来一目了然的视觉冲击感,通过对哨子和唢呐的大小控制,不仅可以来表现粗犷的音乐,而且也可以展现柔美的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如何传承?如何留住文化的根与魂?是许多非遗在传承过程中必经的问题。“现在年轻人更多还是喜欢流行乐器,主要是对这些传统文化还不够了解,苏氏唢呐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六代传承人的艰辛努力,任重道远。”苏有银说到。苏氏唢呐传承人将技艺口传心授,并且以活态的方式满足现今社会唢呐教学的需要,每一代的传承人用口头传承和谱面传承传授其徒弟的相应的指法和技艺,相继教学传授了很多徒弟,散布于我市黄堡、耀州、三原、印台、宜君等地方,每年参加很多民俗活动。
苏有银为了让唢呐技艺并且传承下去,所写的大多数曲谱被收录于铜川市王益区的两本《民族民间器乐曲集》,分为上下册,并且作有唢呐代表作品《双鸭子》、《大开门》、《小开门》等。目前苏氏唢呐保留下来的唢呐曲目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并且具有独一无二的曲调风格,集中体现了唢呐的精髓,不仅为唢呐立名,更是民间广为流传和接受认可的唢呐技艺,它体现了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做好非遗宣传保护工作,是传承非遗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王益区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王益区文化馆馆内设置有60㎡功能齐全的非遗展室,配备有2名专职非遗保护工作业务干部,年举行和参加非遗展示活动4次,投入固定经费用于非遗保护工作。同时,每年组织业务干部下乡对传统技艺苏氏唢呐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业务培训3次,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苏氏唢呐相关文字、图片、视频和实物资料,并积极为其宣传推介、交流互鉴、展示演出活动搭建平台和创造机会,现已打造成为铜川市非遗文化的特色品牌,2020年12月,苏氏唢呐列入铜川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金有银,茂盛学仁”,这是黄堡镇百姓给苏氏起得带有韵律的别称,足以见得苏氏唢呐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现如今,非遗也越来越多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丰富人民精神文明生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给生活带来宝贵的精神滋养。
从精妙绝伦的刺绣,到巧夺天工的錾雕,从热烈奔放的民俗跑马,到响彻大地的唢呐,时光列车呼啸而过,王益地域文化的名片也愈发闪亮,千百年来,王益人民在这片热土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当历史一页页翻过,人们看着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被“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