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电影《百鸟朝凤》吗?影片中,唢呐匠人焦三爷和学徒天鸣等人对唢呐绝活儿的坚守让人垂泪。在阜阳,也这样有一个“唢呐村”。全村1600多人,约四分之一的村民专业吹唢呐,唢呐演艺班子60余个,一年一个班子能接200-300场演出,一场演出费用上千元甚至数千元。外地人都慕名来学艺
走进临泉县肖坡行政村高楼自然村,就能听到时断时续的唢呐声,向来访者提醒:“唢呐村”到了。“在俺们村,不存在‘扰民’。”蹲坐在村头树荫下的村民张天营,微闭双眼,惬意地听着不时响起的唢呐声。
今年36岁的黄磊,是高楼村黄家唢呐班的第10代传承人,同时还是临泉唢呐县级非遗传人,安徽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
(黄磊和妻子张丽)
根据临泉县志记载,黄家唢呐班的始祖为黄德广,当时他与河南汝州艺人包德昌组合的唢呐班,曾流传着 “南包吹悲剧观众落泪,北黄吹喜调笑出眼泪”说法。“那时,唢呐是乡亲们谋生的手段。”长辈向黄磊描述,父亲和乡邻凭借一把唢呐、一口碗外出讨饭。
1997年,黄磊到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跟随中国音乐学院教师侯艳秋学习乐理知识。2002年,黄磊进入广东某乐团做了键盘手。期间,他与同村的张丽相恋、结婚。2017年,夫妇俩返回家乡,开始组建班子接商演。
在高楼村,有三大唢呐世家,黄家、张家、杨家。
杨家唢呐也已历经三代,瓦店镇唢呐协会会长杨京福为第二代传人,在他的精心调教下,第三代传人杨双华、杨拿拿、杨亮华、杨龙龙等人凭借精湛的技艺,成立曲剧团、豫剧团,杨家组建的班子多达10个。
(孩子们在练习吹唢呐)
而黄磊除了节假日的商业演出,更多时间是留在家里,和妻子一起辅导孩子们学习唢呐的演奏技法。“很多时候,传统唢呐艺人会吹会演,但不会说,更不会教,而我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黄磊说。2018年,随着知名度提升,周边乡亲及多地的唢呐艺人,将子女送来拜师学艺,最远的学生来自山东、四川等地。
(黄磊在教授学生)
肖坡村党总支书记肖海东介绍,高楼村1600多人中,专业吹唢呐的占了约四分之一。“很多家庭都组建了演艺班子,拥有两到三个班子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肖海东说,高楼村毗邻河南,缺乏支柱产业,这些以唢呐为主的演艺,成了很多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黄磊了解,村里的班子演出每场在1000至2000元之间,赶到腊月时节,每场甚至达到5000至6000元。“一个班子一年能接200余场演出,比较出名的每年都在300场上下。”
(搭建唢呐文化大舞台)
黄磊告诉记者,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高楼村唢呐以前也有很强的门户之见:不传外人,传媳不传女,传徒不传尽。改革开放后,在政府鼓励引导下,只要爱好,就不吝赐教,从而促使唢呐队伍不断壮大。
肖坡村包村干部、瓦店镇政府副镇长杨兵介绍,当地党委、政府十分关注高楼唢呐专业村的发展。从2009起,高楼唢呐便从未缺席历届山羊文化美食节文化活动;2015年参加阜阳市首届唢呐比赛取得优秀奖;2021年4月19日,126位村民作为唢呐手参加由市文化馆举办的《百呐庆党生》活动,赢得赞誉。
杨兵说,肖坡村现有家具生产厂、手工艺编织厂,及山羊、生猪、黄牛专业养殖场,发展势头强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村里产业发展渠道多种多样。在文化产业方面,高楼自然村唢呐文化艺术,更是带动多名群众就业,年人均收入高达数万元。”他希望,能以高楼唢呐艺术文化为推手,在全镇营造浓郁的文化活动氛围,以蝴蝶效应引领各村为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