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苏州评弹——弄堂深处琵琶声

745次浏览 · 由 夏浩东 于 2022-04-11 整理

苏州平望镇西塘街北侧干家弄附近,有一家叫文乐园的茶馆书场。茶馆书场指茶馆里面开设书场,茶馆跟书场合二为一。

记忆深处的苏州评弹——弄堂深处琵琶声

书场跟北面的房子之间形成了一个东西走向的小弄堂。地上铺着黛青色的砖头,斑斑驳驳,青苔点点。弄堂笔直,狭窄,潮湿。下雨天路面积水,砖头松动。一脚下去,像是踩到了地雷,污水直飙,躲闪不及,满裤脚的泥水。

从弄堂口一直走到底,是一扇小木门。推开门,里面是个很开阔、明朗的院子。这个院子就是我初一转到平望中学后,寄宿的王伯伯和张阿姨家。

王伯伯家住在三间朝南的大平房里。房间一式厚实的木地板,地板离地面很高,走在上面有时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像是在空中漫步似的。客堂间的大门是一排木质原色落地雕花门窗,雕花精美,古朴雅致。

院子很宽敞,砖头铺地,成鱼鳞纹状,砖缝里面钻出倔强的小草。院子东北一角摆满了盆景,有六月雪,茉莉花和万年青。一盆雀舌松的盆景,盘根错节,亭亭如盖;一棵石榴树盆景,枝头缀满了热情似火的花朵。院子东南角有一口水井。围墙上,蔓延着郁郁葱葱的爬山虎。

王伯伯和张阿姨是知识青年,一家人曾于六十年代下放到一支松插队。因住在我家旁边,两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后来落实政策,他们上调回到了镇上。尽管家里居住空间很有限,还是在我无处可去时,挤出一小块地方,搭了一张铺,给了我容身之所。

王伯伯家三个儿女。三女儿雅萍跟我年纪相仿,也是我儿时的玩伴。到了镇上后,我们又经常在一起上下学了。

这条弄堂是院子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或许它根本就连一条弄堂都算不上,所以连名字都没有。但是弄堂南面这堵墙里面,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神秘世界。

傍晚放学回来穿过弄堂,书场青灰色的砖墙上,虚掩着的小窗户里,飘出来清脆圆润的琵琶声和三弦声,只是听不清弹唱的内容。

有时候,琤琮琵琶声碎片似地飘到院子里,空灵缥缈,时断时续。在水井边洗衣服的我们,竖起耳朵,想要努力捕捉点什么,却又总是一无所获,有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琵琶声挑逗着你,勾引着你,却不让你听清、摸透、抓住。

我们对墙里面充满了好奇。可是书场的窗户离地面太高,根本看不到。尽管如此,弄堂里仍然有小孩子费力地趴在那里窥探。窗户下面还等着几个,嚷着,轮到我了,轮到我了!于是他们一个一个,轮流把自己像只上钩的麻斑田鸡一样,悬吊在窗台上。

有时候没人,就轮到我们当麻斑田鸡了。我从弄堂口开始起跑,然后用力一跃,双手扒住了高高的窗台。我努力弓着背,膝盖和脚尖死死抵住墙,终于看到了里面的情形。不过这种姿势坚持不了几秒钟,因膝盖疼痛,手掌心磨破了皮,便自由落体般地掉了下来。轮到雅萍的时候,她也一会儿就放弃了。

我们发现,做麻斑田鸡吊在窗台上,实在是太累了,有时候就只好用耳朵贴着墙,听隔窗书。声音倒是基本听清了,但是明明那个光鲜亮丽的艺人就在眼前,却只能听到她的呖呖莺声,心里又有点不甘心。追求视觉快感也是本能啊!

于是我跟雅萍又试着搭成人梯。我站在她的肩膀上,小心翼翼地趴在窗台上,伸长脖子,努力去看清评弹艺人的长相。但是轮到我给她搭梯子时,我的肩膀就开始晃个不停,扛不住了。

后来,我们一合计,趁着大人不在家,从家里抬来一条长板凳,板凳上再搭一只木靠椅,一人扶着,一人站在上面,踮起脚尖,紧张地往里面瞧。因为有点心虚,弄堂口一旦有人经过,我们就赶紧窜下来,仓皇逃离。等到确信没有人的时候,才匆忙把凳子抬回来。

虽然只是几秒钟的偷窥,却已大概了解了书场里面的结构。书场东面进门是书台,约四五平方米、高二尺左右。上有两张高椅,中间是三尺状元台,是传统的格局。房间里剩下的区域摆着几张八仙桌,供听客吃茶吃点心。

书台上首是男艺人,弹奏三弦。他四十岁左右,一袭烟灰色长衫,面容清瘦,潇洒飘逸;下首女艺人,半抱琵琶,轻抚琴弦,低眉吟唱,清丽婉转。她约摸三十多岁,一身湖蓝色绣花旗袍,淡施粉黛,清新脱俗。两人琴相合,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听书是苏州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讲的听书是指欣赏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评弹自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被誉为是“中国最美的声音”。在地域上,评弹南不出嘉兴,西不过常州,北不越常熟,东不过松江。

评弹形式上是分回连日说唱,一回通常为三刻钟。每一回说到要紧关至,就不说了,留个悬念:张生和莺莺私会,张生一推门进去,两个人见面了吗?见面怎么样?明朝再说;英雄豪杰被官府冤枉要杀头,其他英雄要去救他,人还没到,刀刚往下落。说到这里,时间到了,“那么到底阿宁死呢?明朝再讲!”听众的一颗心悬到喉咙口,卡在那里不动了,真是睡觉都不踏实了!

苏州人热爱评弹,在于它雅致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也或者是因为苏州人与生俱来的雅致与细腻,才孕育了评弹艺术。

苏州人的雅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在于吃一根油条时,要先把它切成小指长短的几段,然后整整齐齐装在白色的瓷盘里,再用白色小碟倒上一点白酱油,用筷子夹着油条沾上酱油,细嚼慢咽;在于枕河而居的女子,不管是十八岁的小娘鱼(音同en),还是五十八岁的阿姨,夏天到河桥边清洗拖把时,哪怕只需要走十步路,也必须要打着阳伞;在于女人家,哪怕过得一地鸡毛,也要到挎着竹篮子、吆喝着“白兰花,茉莉花”的阿婆跟前,选上一对芳香馥郁的白兰花,仔细挂在洗得发白的衣襟上;更在于无论男女老少,在鸡零狗碎的日常中,也要收拾好心情,认认真真听上一回评弹,保持着对诗和远方的憧憬。

苏州评弹以委婉悦耳的苏州方言,优美动听的曲调唱腔,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细腻生动的表演形式,把人们带到一个艺术世界。我们通过评弹,认识了让人敬佩的包公、武松等英雄偶像,认识了让人捧腹的绍兴师爷等滑稽人物,了解了《珍珠塔》里的人情世故和爱情故事。

到书场听书,对我们来说还是很新奇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有功夫去买票听书的。书场里的听客很多是镇上有知识、有文化、有资历、讲究风雅的人物。

每天一早天蒙蒙亮,茶馆书场就开始忙碌起来。听客们来到书场,笃悠悠地孵茶馆:点上一壶茶,来一小碟南瓜子、五香豆或者杨梅干,再加一只粽子或者五香茶叶蛋,欣赏着评弹艺人的表演。听完了书,浑身舒坦了,才哼着小曲儿,心满意足地溜达回家。

有时候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小朋友,控制不住好奇心,也会溜进书场去蹭听书。有一回,我和雅萍几个大着胆子,厚着脸皮,忐忑不安地跟着一个老先生进了书场。伙计倒也没有赶我们走,只是示意我们站到最后面,嘱咐我们“乖点,弗好响格”。于是我们几个小孩子,乖乖地靠着后墙站成一排,双手背在身后。因为是来听白书,唯恐表现不好被踢出来,这种情况被戏称为听戤壁书。“戤”是吴语方言,意“站”,听戤壁书就是靠墙壁站着听书。

哪怕是站在书场最后面听书,也是耳目一新的。其感觉跟听广播电台完全不一样,就像在手机上听歌不同于到现场看演唱会。我们可以看到评弹艺人表情、眼神、肢体的变化。比如说到,老爷叫丫鬟,丫鬟就问老爷,你叫我干什么?评弹艺人一会儿是老爷捋须的动作,摆出一副老爷的架子;一会儿又翘着小姑娘的兰花指,此刻又变身小姑娘了。这种角色的转换在对话时是很自然地发生的,非常有趣、诙谐、传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评弹是本地最重要的群众性娱乐,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其忠实的粉丝,街头巷尾荡漾着琵琶声。曾有评弹艺人回忆,当时他从上海的静安寺走到南京西路王家沙,家家户户都开着电台听评弹,就这样一路走,他听完了整整一回严雪亭弹唱的《杨乃武》。

我们这代人,就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起,在收音机前听着评弹长大的。每天苏州广播电台的《广播书场》在中午播出长篇弹词,晚上的《雅韵书会》栏目进行重播。一家人吃过夜饭,守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鸦雀无声。一回书听完,似从梦中醒来,意犹未尽之际,才磨磨蹭蹭地站起身来。有时候故事情节紧张,扣人心弦,梦里都在盼望着第二天中午早点到来。

我最喜欢的传统书目有《三笑》《描金凤》《白蛇传》《珍珠塔》《杨乃武》《啼笑姻缘》等长篇,以及《白毛女》《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九龙口》《夺印》等现代名篇。

给我印象深刻的弹词开篇,除了蒋调《杜十娘》,还有琴调《潇湘夜雨》。它典出《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文辞雅到了极致:“云烟烟烟云笼帘房,月朦朦朦月色昏黄。阴霾霾一座潇湘馆,寒凄凄几扇碧纱窗。”用了大量的联字叠韵,营造出了潇湘馆夜雨连宵的意象,黯淡、凄凉、空寂、失魂落魄、凄美幽怨,听得人肝肠寸断。

我对蒋云仙的《啼笑因缘》至今记忆犹新。她模仿各地方言惟妙惟肖,塑造角色性格鲜明,说表新颖适应时代,插科打诨切中时弊。她塑造的沈凤喜讲苏州方言、何丽娜说普通话、王妈说常熟话、刘德柱说山东话,真是太有趣了。有一阵子,我走火入魔,总要模仿何丽娜,操着洋泾浜的普通话,拖着嗲里嗲气的腔调,被姆妈骂“十三点兮兮”,头上吃了几颗毛栗子(挨揍)!

我们从小在评弹的浸淫中,耳濡目染,已经不再满足于当个听众了,总想着要过一回说书的瘾。于是,从墙角抓起一把扫帚,往怀里一抱,小凳子上一坐,翘起二郎腿,想象它是琵琶。右手指在扫帚上乱弹一气,完全忽略了上面还沾染着鸡粪。我们扯着嗓子,凭着想象,以满腔悲愤、满脸愁苦,模仿蒋月泉“杜十娘,恨满腔,可恨终身误托薄情郎”,唱得声泪俱下,真假难辨,把自己都快感动了。其实,我们对唱词一知半解,调子也快跑到长城了,手上说不准也沾染了鸡粪,但是于我们,腥臭的鸡粪和高雅的艺术,是完全可以和谐融合的。

西塘街弄堂里的琵琶声,总是让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陶醉一会儿,品味一下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

半年后我从王伯伯家搬出来,住到了学校的宿舍,就再也没有到弄堂里偷听过评弹。但是清脆、悠远的琵琶声,却留在了我青葱少年的岁月里。

快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的西塘街,那条弄堂还在吗?还能听到醉人的琵琶声吗?

涉及乐器

三弦琴,共张三根弦,故名“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亦传入琉球、日本等地。在昆曲、淮海戏、大弦子戏等戏曲与单弦、大鼓、三弦书等曲艺中为主奏乐器。
琵琶(拼音:pí pa),弹拨乐器首座,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猜你喜欢

由 爱在西元 于 2024-12-17 整理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寒冷干燥的冬季对于琵琶这类木质乐器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考验。为了确保琵琶在寒冷季节中依然能够保持其最佳状态和音质,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些针对琵琶冬季保养的重要建议。
阅读全文 >>
由 赵锦辛 于 2024-10-12 整理
10月7日晚,“国乐无双·锦瑟龙行”方锦龙龟兹首献艺讲活动在新疆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高台民居盛大举行,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文化盛宴。
阅读全文 >>
由 拙 于 2024-08-28 整理
澳大利亚的琵琶教师李昕扬以其卓越的技艺和对中华音乐文化的热爱,正在当地乃至国际舞台上推广这一传统乐器的魅力。李昕扬不仅传授琵琶演奏技巧,还致力于传播中华韵律之美,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形式。
阅读全文 >>
由 梦昱 于 2024-08-19 整理
8月17日晚,重庆青少年弹拨乐团在北滨路江滩公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琵琶之夜音乐会。来自重庆、河南、四川等地的数名学子与老师们携手登台,共同演绎了多首琵琶经典曲目和现代作品。
阅读全文 >>
由 CT. 于 2024-08-07 整理
近日,第五届辽源琵琶文化艺术周暨第五届“辽源杯”琵琶艺术菁英展演在吉林省辽源市南部新城大剧院隆重开幕。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