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源县塔崖驿乡塔崖驿村:西河大鼓“传承”新风尚

140次浏览 · 由 赵锦辛 于 2022-05-07 整理

支上鼓架,调好三弦,鼓声起,三弦动……5日,在河北省涞源县塔崖驿乡塔崖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黄金有、王树民两位八旬老人的西河大鼓表演正式开场。

河北省涞源县塔崖驿乡塔崖驿村:西河大鼓“传承”新风尚

黄金有打板干净利落、唱腔激昂;王树民三弦弹拨气定神闲,节奏欢快,两人配合如行云流水。一曲终了,两位老人落座,等待当日第一批“小学员”的到来。

河北省涞源县塔崖驿乡塔崖驿村:西河大鼓“传承”新风尚

据了解,去年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根据村民需求,政府拨款添置了文化娱乐器材,这让早在十七八岁学艺时就做搭档的两位老人精气神倍增,一有空闲便来此切磋技艺。

“我自小听着两位老人说书长大。当时,鼓声一响,十里八村的人都赶来听热闹,二老就是大明星。”塔崖驿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峰说。

西河大鼓另有“大鼓书”“西河调”“梅花调”“弦子鼓”等名称,主要流传于河北及周边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保定刘传经、赵传壁、王路三人首创木板大鼓、弦子书搭档演出。传到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逐渐形成西河大鼓。表演时,由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塔崖驿乡宣传委员王薇薇介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草根艺人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近年来,两位老人不仅坚持演唱《杨家将》《呼家将》《隋唐传》等传统曲目,还根据亲身感受编写了《奋进十四五》《乡村振兴谱新篇》《抗疫之歌》等新剧本,以此宣传倡导农村新风尚。

“爷爷,今天咱们学什么?”当日,临近中午,6名刚上完网课的孩子跑过来,围拢在两位老人身边。

“鼓声响起,眼要随手动,眼睛要有神,手势向上走,脚下丁字步一定要扎稳。”黄金有为孩子们讲解完动作要领,随即演示唱了一段:“脱贫攻坚好政策,乡村振兴换新颜,迁新居、住新房、免医疗、有保障,幸福生活万万年。”

“希望把平生所学都传给孩子们,让西河大鼓这门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黄金有笑说。

据刘文峰透露,目前该村已组织起书法、广场舞、二胡、西河大鼓等5支文艺志愿服务队,逢节假日、农闲时节开展文艺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计划在塔崖驿中心小学开设西河大鼓兴趣班,让更多的孩子近距离感受学习中国传统艺术。”

涞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轶表示,近年来,该县持续推动文化下乡,深入挖掘草根文艺工作者,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65个,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涉及乐器

三弦琴,共张三根弦,故名“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亦传入琉球、日本等地。在昆曲、淮海戏、大弦子戏等戏曲与单弦、大鼓、三弦书等曲艺中为主奏乐器。
大鼓(梵名dundubhi)乐器名。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堂鼓,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打击乐器。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鼓身外观颜色多为红色,少数是黑色、木材色。大鼓由一个单鼓槌敲击,被称作大鼓槌,两面的头都可使用,头上包着羊毛或毡子。通常敲击时,是击鼓膜的中心与鼓边之间,击鼓的中心只是用于短促而快速的击奏(断奏)和特殊效果。

猜你喜欢

由 拙 于 2022-06-23 整理
在古城寿州,活跃着多支锣鼓队,逢年过节即举行锣鼓表演,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成了古城中家喻户晓的传统节目。
阅读全文 >>
由 一杯清酒 于 2022-06-22 整理
6月18日,2022年咸丰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宣传展示活动在唐崖土司城遗址景区举行。
阅读全文 >>
由 氯化钠 于 2022-06-21 整理
昌黎县葛条港乡在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还努力抓好文化建设,用茶余饭后时间组织文化能人带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阅读全文 >>
由 小饼干 于 2022-05-17 整理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阅读全文 >>
由 夏浩东 于 2022-04-25 整理
欢快的音乐、鼓点以及各种乐器声,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让新纪元广场热闹了起来,这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抗疫青年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在开展一场心理团建活动——鼓圈。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