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这种独特风格的乐器的出现,在不同的民族中,有着不同的传说。
在佤族人的记忆中,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云南西盟地区的一座高山中,有一湾风景秀丽的湖泊,湖泊中生活着一对采日月精华而修炼成精的青蛙。尽管这对青蛙夫妻在这如仙境般的环境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有后代。有一天,青蛙精逮住了一个过路的行人,便把他吃了下去。谁料想雌蛙竟因此而怀了孕。
十月怀胎,产出一子,却是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一共生下了九男九女。等到他们长大,便自行婚配,繁衍后代。到青蛙精们仙逝的时候,他们早已是儿孙满堂,人丁兴旺了。这些子孙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便用铜铸成了鼓,并在鼓面上铸成青蛙的形状,以志不忘。从此便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铜鼓。在彝族人的传说中,铜鼓的起源则比较接近实际一些。他们说,在很早的时候,彝族的祖先们聚居的地方山水灵秀,物产富饶,除了地面的各种粮食瓜果外,地下还盛产金、银、铜、铁等等金属,尤其是黄铜,漫山遍野,俯拾即是。
所以这一带的人都以黄为姓。因为他们住处分散,为了便于召集大家,曾试过很多种方法,结果都不理想。最后他们的帕比(即头人)想到了这漫山遍野的黄铜,便用它铸成了鼓,一敲起来,声音洪亮无比,群山回荡,声震四野。自从有了铜鼓,人们白天就可以一起按时劳作,晚上闻鼓而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乐。遇到战事,铜鼓一响,四方呼应,敌人闻之丧胆。铜鼓因此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铜鼓不仅仅是节日喜庆活动中助兴的鼓点,还是军阵厮杀鏖战中助威的号角。在少数民族的战争中,铜鼓的多少,鼓声的宏弱往往代表着军势的盛衰,实力的强弱。试想在千军万马激烈厮杀的战场上,雄浑激昂的鼓点,对于士气的鼓舞是多么重要。
铜器还是南方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礼乐器,是种权势的象征,财富的代表。颇有点中原地区早期的铜鼎所具有的那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