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残奥会开幕式上的国乐魅力

143次浏览 · 由 未知领地 于 2022-03-07 整理

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举行。开幕式前的文艺演出里,青岛艺术学校毕业生魏雅然演奏了二胡,让中国民族器乐展现在世界面前。开幕式的合唱表演里,也有青岛“声音”,“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深情荡漾,青岛盲校三名毕业生童俊杰、汤舒怡、常尔瀚就在这支合唱队伍里,他们用自信坚定的形象和朴素激昂的歌声展示着对祖国的热爱。

青岛艺术学校毕业生魏雅然:

观众的热烈掌声让我感动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成员参与了“同在蓝天下”板块的演出,现在在中央民族大学二胡表演专业读研究生三年级的魏雅然就在这个光荣的乐团中,她是2015年从青岛艺术学校毕业的一名美丽的青岛姑娘。

今年1月,25岁的魏雅然受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邀请,作为其中两名学生之一,担任了器乐表演中二胡演奏的任务。在现场,魏雅然和同伴们用民族乐器演奏了德国、匈牙利等6个国家的音乐,把民族和世界的音乐精粹完美结合相互交融,呈现在观众面前。

从小一直认真、刻苦学习训练的魏雅然,非常珍惜这次参与冬残奥会的宝贵机会。“我们集训排练与平时在学校排练很不一样,乐团中大部分人是全盲,乐谱主要都是靠听,听了要马上记住。 ”魏雅然告诉记者,而当她真正踏上舞台后,也感受到了现场观众的鼓励和认可。 “体育场太大了,虽然我看不到观众,但我能听到掌声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真的非常感动,这和在音乐厅演出完全不一样! ”魏雅然兴奋地说。

在幼儿园体检时,魏雅然被查出低视力。别人看一篇文章需要5分钟,她就得拿着放大镜和助视器一个多小时才能看完。也是在查出视力缺陷的那一年,她迷上了二胡,并将二胡演奏当成了爱好和事业。一开始,父母将二胡谱子抄写成大字版给她看,后来,她只要拉过一遍的曲子就能熟背乐谱。小学阶段,魏雅然在普通学校就读,为了能跟上班级教学进度,每天回家妈妈都会把课文念给她听,魏雅然边听边背,硬逼着自己练就了“过耳不忘”的超强记忆。

从初一开始,魏雅然进入青岛艺术学校,并在那里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 “艺校的老师经常带我去新加坡等地演出,学校、省市乃至全国的大赛更是锻炼了我的舞台表演能力,积累了很多演出经验。”魏雅然很感恩,从青岛艺术学校毕业后,她顺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在大学期间也几次跟随学校出国演出,在国际上传播和演奏中国民族乐器,并一路凭借着超强的努力和付出考上了该校的硕士研究生。

有了这次在冬残奥会舞台的演出经历,让魏雅然更加坚定对中国乐器的信心,她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孩子能学习中国乐器,通过对民族乐器的喜爱和自信,来更多展现中国民乐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冬季残奥会开幕式上的国乐魅力

青岛盲校毕业生童俊杰:

仪仗队的脚步声震撼人心

昨日,记者联系到青岛盲校毕业生童俊杰时,他正在为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做准备。

去年,童俊杰从青岛盲校毕业,考入了北京联合大学音乐学专业,刚读大一的他就获得了参演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宝贵机会。为了开幕式上的3分15秒合唱表演,在近两个月的时间中,童俊杰和伙伴们日夜付出、全心训练,有时甚至48小时内仅休息6小时。据了解,盲人演唱无法看谱,多是老师口传心授。虽然训练时有障碍,但这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克服。童俊杰告诉记者,其实最难的是形体训练,包括站姿、微笑等。

“站立时上身的倾斜角度、表情的把控都有严格要求,即使合唱团里很多学生是全盲,也要做到眼神必须坚定。我们大家是头顶着书本、嘴里咬着筷子、腿上夹着A4纸来练习形体的,我们要呈现出新时代青年由内而外的自信、阳光。 ”谈起这份挑战,童俊杰觉得收获满满,虽然很多同学完全看不到现场的情景,但在仪仗队入场时,威武铿的脚步声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灵,大家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心底的民族自豪感让大家全情投入,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面貌。

冬季残奥会开幕式上的国乐魅力

“感谢学校、社会对我的帮助,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也要为别人、为社会多做一些。 ”据了解,低视力的童俊杰高中时从河北老家考入青岛盲校,“在青岛盲校学习的3年时间,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跟普通高中一样,让我全心投入到文化课学业中,业余时间还可以加入喜爱的音乐兴趣社团。 ”童俊杰告诉记者,后来他通过单考单招顺利进入北京联合大学音乐学专业。

参加开幕式表演的汤舒怡、常尔瀚,也是由青岛盲校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的。童俊杰表示,“我们能站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和强大的祖国一起展现,真的太幸福了。在学校学习和参加演出的经历,都让我深刻觉得,要把眼光放得更大,努力学好本领、尽自己的力量,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 ”20岁的童俊杰说。

涉及乐器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由 汤圆 于 2025-04-10 整理
在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当经典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与二胡相遇,便产生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阅读全文 >>
由 苏肆 于 2025-03-11 整理
在二胡艺术的璀璨星河中,《月牙五更》如同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吸引着无数听众。这首乐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五更调”,而是作曲家刘明源先生以东北民歌《月牙五更》为素材,融合了戏曲音乐元素创作而成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阅读全文 >>
由 尼禄 于 2025-02-27 整理
在20世纪70年代,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一首蒙古族风格的二胡曲——《草原新牧民》。这首曲子不仅是对内蒙古大草原壮丽风光的描绘,更是对年轻一代牧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乐观、愉快心情的赞歌。
阅读全文 >>
由 象牙山首富 于 2025-02-14 整理
《苗岭春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二胡名曲,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了中国西南部苗族人民的生活景象和自然风光。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二胡这件传统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同时也通过音符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
阅读全文 >>
由 夜夜 于 2025-01-02 整理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乐手们的喜爱。然而,由于其结构材质主要为木材和蟒皮等天然材料,因此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在温度骤降、空气干燥的冬季。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