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思的历史发展

294次浏览 · 由 F.JCLOVE 于 2022-02-09 整理

历史悠久的火不思,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初,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人民共同创制的一种弹弦乐器。

火不思的历史发展

火不思见于元代,《元史·礼乐志》(卷七十一)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这种乐器在蒙古族建都北京的元代,已被列入国乐,是经常在宫廷盛大宴会或王室内宴上演奏的乐器。后来广泛流传和盛行于中原,在山西、陕西、河南一带,汉族人民也喜闻乐见。

盛行于明代,15世纪中叶,蒙古瓦剌部强盛,明廷赠送给瓦剌可汗的礼物中就有火不思。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土木之变”中,掳获英宗的瓦剌太师也先特别擅长音乐,他宰马设宴,先向英宗奉上皇酒,然后亲自弹奏火不思并唱着歌。火不思在蒙古族中流传,并起着沟通蒙、汉族之间文化联系的作用。

到了清代,蒙古族的风尚再度盛行,这是因为清朝入关前(叫后金),满族的文化受蒙古族文化影响较大,入关后,清朝除继承以汉族为主的中原文化外,又有意识地提倡满蒙文化,所以许多元朝习俗又兴盛起来。

清朝把蒙古族音乐列为国乐之一,除在欢宴蒙古王公时演奏外,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大朝会和木兰行围时都要演奏。

民国初年,内蒙古东部喀喇沁王府乐队中仍在使用火不思。火不思还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在河北省易县东韩村的十番会演奏中,至今仍使用火不思。传统的火不思,形似饭勺,琴杆较长,共鸣箱较小,由于音箱蒙 有皮膜,因而音色富有浓厚的草原风味。

涉及乐器

火不思(拼音:huǒ bù sī)是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猜你喜欢

由 尘夕 于 2022-03-31 整理
“我们将传统‘火不思’进行了改良,已改进了音准、音色、弹奏舒适度等9项弹奏缺陷,在外观及周边配套设施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优化,目前已经完成研发,基础样品也试验成功。”
阅读全文 >>
由 肖毅 于 2022-03-27 整理
从2006年开始,火不思乐器进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中小学音乐课堂。在蒙古族中学、职业中学、蒙古族小学音乐课程中,每周3节的火不思音乐课,就是由师承高·青格勒图的乌日娜为孩子们授课。
阅读全文 >>
由 南丘 于 2022-03-25 整理
弹拨乐器火不思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唐代的古画中,盛行于元朝宫廷。新中国成立后得以广泛传播,主要流传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北部等地。
阅读全文 >>
由 华夫饼 于 2022-02-09 整理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