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首箜篌是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琴头饰有凤首而得名。
初入中原
公元4世纪,东晋之初,凤首
箜篌由印度随天竺乐传入我国。《隋书·音乐志》中有:“《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346-354),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 即其乐焉。……乐器有凤首箜篌……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晋人曹毗在《箜篌赋》中曾描绘道:“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
风靡长安
隋唐时期,凤首箜篌多用于宫廷礼乐,在天竺乐、骠国乐、高丽乐、西凉乐、龟兹乐和疏勒乐中均有使用,尤其骠国乐在我国古代贵族阶层中颇受欢迎,凤首箜篌被作为宫廷礼乐束之高阁。
唐德宗李适在位(公元780—804)的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 骠国王太子舒难陀率领三十五名艺术家,途经南诏来到唐都长安进献骠国乐舞,他们所携带的22件乐器中,就包括两件凤首箜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骠国乐》纪其献乐盛况,他在诗中写道:“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新唐书》“骠国乐”条载:“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皮 , 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其一项有绦,轸有鼍首。”杜佑《通典》云:“凤首箜篌,颈有轸。”
失传百年
14世纪后期,凤首箜篌于国内彻底失传。
宋朝陈旸《乐书》,载有凤首箜篌并附有其图,由于凤首箜篌音色空灵柔润,多用于宫廷礼乐,颇受宫廷贵族喜爱,被誉为“圣乐”,统治者对这种乐器爱之如宝,不欲其流传于外,因而民间人士被禁止学习箜篌技艺,使其在民间极为罕见,清代仅留有其图纸,称“总稿机”,明代以后彻底失传,但其在骠国(今缅甸)得以幸存流传,并被东南亚少数民族称为Saung-Gauk(桑柯),为弯曲的竖琴之意。
再度传承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著名民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开始尝试复原制作凤首箜篌,但因战火或其它原因,未能流传至现代,只留有乐器照片传世。 20世纪90年代,躲避战乱的缅甸音乐家将此乐器带回中国西南地区,临终前将此乐器交予中国青年演奏者罗雅文,并加入唐代礼乐复原组,与国内箜篌复原者黄祎琦、箜篌演奏家许碧兰等交流研究复原礼乐,再现隋唐礼乐盛况,失传百年的乐器在中国再度奏响,得以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