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千多年来,筝的定弦一直是以五声音阶为主,因此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转调难成了筝演奏者在演奏重奏、合奏作品时的一块心病;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民族音乐与国际音乐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与国际接轨的意愿也日益强烈,传统的“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音乐发展的需求。于是,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推动下,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各种不同类型的转调筝应运而生。
蝶式箏就是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诞生的。
蝶式筝因形似蝴蝶而得名,由何宝泉于1965年在天津音乐学院工作期间设计、试制成功,当时称新筝。
1976年何宝泉调到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后,在新筝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在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完成试制,改称蝶式筝。蝶式筝于1980年通过文化部科学技术局技术鉴定。
1981年荣获全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此奖项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器乐改革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1981年4月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又下达了关于设立“蝶式筝教学和开课”的通知。
但由于种种原因,蝶式筝却未能如预期般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蝶式筝的演奏者、研究者与从事传统筝演奏、教学的人群相比,可谓冰山一角,且均为艺术院校师生,群众基础极其薄弱。
值得欣慰的是,蝶式筝研制者何宝泉教授(已故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与其伉俪孙文妍副教授(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未曾停止蝶式筝的改良与传播工作,而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蝶式筝在近年来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演奏者、研究者与传播者;上海音乐学院也于2011年招收了首位以蝶式筝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且将蝶式筝作为一个研究项目,任命华天礽教授(乐器修造艺术与音乐声学专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为项目带头人对其进行专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