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公元前275年—前221年),战国末年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筑:弦乐,与古筝、琴相似,用竹击打发声。) 高渐离与友人荆轲一击一唱,十分和谐要好。公元前227年,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到秦国去刺杀秦王,高渐离与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河畔。高渐离为荆轲击筑送行,荆轲和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以荆轲与当时燕的另一位勇士秦舞阳为使者,向秦王奉上原秦将樊於期的头并献出燕国地图,以讨好秦王,而地图之中藏有利匕,其上有剧毒,准备待秦王未加注意之时,用匕首将他刺死。荆轲在易水之滨拜别了太子丹及诸位友人,临行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先为“变徵之声”(变徵,古籍也称「中」相当于简谱中♯4,为相对应高,非绝对音高,当以主音定调而言,具体为正声音阶或下徵音节不可考。变徵调即以变徵音为主音,其所造成效果由其调式结构特征使然,文中并未提到黄钟律高,跟♯F调完全没有关系,更不会是F调,完全是两套不相关的音乐理论体系。另外变徵之声也有可能只音阶中的变徵音,不一定是变徵调,变徵调是很少使用的。下「羽」调同),此调悲凉、凄婉,宜放悲声。
后“复为羽声”(羽相当于简谱中6,亦为相对音高,为均、调中一音,羽调式以羽为主音构成音阶,或加偏音构成六声或七声音阶,其产生的效果也完全由调式结构造成,文中并未提及音高,也有可能单只某均、调中羽音。具体分析可参考研究其主、上主、下中、下属、属、上中、导音之间音程关系。并非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中的A调式),音调高亢,声音慷慨激昂,荆轲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赴秦的。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慷慨悲歌之举。北朝庾信的《思归铭》里就有这个典故:“壮士一去,燕南有击筑之悲。”
可叹的是荆轲失败了(详细情节可见《史记·刺客列传》)秦王勃然大怒,立即派大将王翦、王贲父子剿灭燕国,燕太子丹被杀害,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也被迫逃到宋子城外,在一家小酒馆里做酒保,改名为燕大。高渐离虽然得到了安身之所,但他对故国的怀念、对荆轲的怀念常常不去于心。有时,在夜深人静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击筑唱歌,以表达他的哀思。当然,他唱得最多的还是那首易水之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久而久之,人们知道他就是击筑的名师高渐离,这件事当然也没有瞒过暴虐的秦王。
秦王派人把高渐离捉拿到宫中问道:“你是荆轲的朋友吗?荆轲已死,你为什么还活着?”高渐离平静地回答:“我活着是为了击筑,只要有筑可击,我就可以活得很好。”秦王说:“那好!我可以成全你的愿望。军士们!把他的两眼熏瞎,再给他一张筑,让他去击。”从此高渐离就此双目失明。他的双眼瞎了,但他的心里十分明亮,他要寻找机会为燕国报仇,替好友荆轲,替自己报仇。
从此以后,高渐离刻意加紧练习击筑,当然他的筑也就击得更好了。秦王很喜欢听击筑,但每次高渐离击筑,秦王总让他坐在台阶以下,离自己远远的,这也是他的戒心吧。但时间一长,秦王的警惕之心也就有所松懈了,有时在击筑时,高渐离感到秦王就站在自己附近,甚至能听到秦王的呼吸声。高渐离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他暗暗地想:“时机快要成熟了,应该做好一切准备。”于是,他到处收集沉重的铅块。过了不久,他从宫中的武士们手中收集到了好几大块铅,大约有二十多斤重。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铅块放在筑的空膛中,这架筑显然成了重甸甸的兵器了。有一天,宫人对他讲:“快准备好,大王今天要赏雪,让你去便殿击筑。”高渐离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准备好了,就随宫人前往。
秦王坐在宽大的宝座上听高渐离击筑,一会儿,始皇帝问:“高渐离,今天的筑声怎么没有平常响亮?”高渐离说:“可能是地方太空旷,因而筑声就显得小了。”始皇帝慢慢走近高渐离,在他身边停了下来,说:“还有什么新鲜的曲子,奏来我听。”高渐离的心砰砰地跳了起来,他故作镇静地回答:“昨夜为大王赶制了一首新曲,希望大王喜欢。”说时迟,那时快,高渐离突然抓起铅块向秦王狠命地击去,秦王本能地向后一闪,沉重的铅跌落在地上,却并未命中始皇帝。秦王惊魂稍定之后,大为恼怒,下令把高渐离绞死,把尸首烧掉,以泄他的心头之愤。后世的人对高渐离这种热爱祖国、忠于友情、勇敢无畏的精神十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