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声色”剧场举办

212次浏览 · 由 风月呢喃 于 2023-01-09 整理

1月7日晚,“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声色”剧场举办。本次音乐会由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李凤云和王建欣精心准备,献给广大听众的新年礼物。

“箫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声色”剧场举办

音乐会以李凤云教授和王建欣教授的琴箫合奏《梅花三弄》开始,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之音韵也。随后的古琴独奏《流水》和《广陵散》是李风云教授多年来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音乐中巍峨苍劲的高山,涛汹涌的流水,展现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人情怀。

据了解,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谱”工作成为挖掘和传承古琴艺术的重要内容。音乐会中《颐真》和《山中思友人》为李凤云教授打谱的曲目,均取自1425年的《神奇秘谱》。《颐真》一曲,据琴史记载为唐董庭兰所作。《山中思友人》或感时,或怀古,意境悠远,清幽中有无尽的思念之情。

现场,王建欣教授与李凤云教授琴箫和鸣外,还演奏了独奏古曲《楚歌》,远古的苍凉之声久久萦绕耳际。随后的《暗香》是两位音乐家以宋代姜白石作曲的同名曲旋律即兴演奏,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人肺腑。

据悉,南音,发祥于福建泉州,被称之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音乐会中两位教授演奏了南音乐曲《梅花操》和《风打梨》,为听众带来了新年的意外惊喜,用音乐献上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涉及乐器

箫(拼音:xiāo),分为洞箫和琴箫,“箫”字源排箫,唐代至现代专指竖吹之箫。又因为箫管开孔,与没有开孔的排箫相异,故名“洞箫”。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陆晨 于 2025-04-17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许多人追求内心平和的选择。然而,对于许多爱好者来说,如何在繁忙的日程中挤出时间来自学古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阅读全文 >>
由 苏肆 于 2025-04-03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长河中,古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色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在这众多的古琴名曲之中,《白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清幽、淡雅的风格独树一帜,成为历代文人雅士钟爱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没头脑 于 2025-03-31 整理
《秋鸿》是中国古琴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以悠远深邃的意境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 >>
由 天井 于 2025-03-07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瑰宝,以其深邃的音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寄托情怀的重要载体。在众多古琴曲目中,《普庵咒》以其独特的佛教背景和禅意悠远的音乐风格,成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阅读全文 >>
由 肖毅 于 2025-02-26 整理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浩瀚星空中,古琴曲以其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四大景》作为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古琴音乐的精妙与深远意境,同时也将听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