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文化新名片 千年乐器箜篌文化传承

114次浏览 · 由 小饼干 于 2022-04-11 整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首乐府诗人人耳熟能详,都能咏诵,但诗中所描述箜篌却鲜为人知。

日前,中牟县人民政府与北京鲁璐箜篌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仪式上,中牟县授予鲁璐为“中牟县箜篌文化公益形象大使”,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在签约的《箜篌文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合作启动古代箜篌文化寻根活动,举办中牟箜篌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共同致力于箜篌文化传承。

中牟县一直很重视“箜篌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早在2009年,鲁璐就来中牟为“箜篌寻根”,考古调研箜篌城遗址。

中牟文化新名片 千年乐器箜篌文化传承

鲁璐毕业于音乐学院国乐系,是青年箜篌领军人,被誉为"当代李凭"。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启用揭幕式上,鲁璐进行了箜篌演奏。2009年11月,在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了"鲁璐箜篌古筝联场音乐会",是当代第一场箜篌音乐会。多年以来,鲁璐一直致力于以箜篌文化传承,箜篌学术研究,乐器历史发掘,并且培养出来一批批的箜篌艺术演绎者。

中牟文化新名片 千年乐器箜篌文化传承

中牟“箜篌城”距今2000多年历史,为春秋时期郑国所之城,遗址在今中牟县的韩寺镇境内,后来毁于战火。1981年,中牟县全县地名大普查时,为了和中牟的西古城清晰地区分开来,这里被称为“东古城”,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牟文化新名片 千年乐器箜篌文化传承

关于“箜篌城”的名字源流,古代史籍《太平寰宇记》中曾经有这样明确的记载:“箜篌城在(中牟)东南二十里,昔日师延在此造箜篌以悦灵公。”所谓“箜篌”,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它和“”的形状相似,但是箜篌比较小,其声音清越悠扬,十分好听,古代的歌舞之中经常有箜篌的演奏,是当时那些贵族士人娱乐的主要乐器之一。

从古代的文字记载来看,箜篌城之名的来源,主要就是因为师延在这里制造箜篌来取悦灵公,因此就以乐器之名作为城之名称,叫作“箜篌城”。

春秋时期中牟属于郑国的管辖之地,郑国在这里建筑了一座城池,在里面设立了专门供国君和王室贵族休闲娱乐的场所,为了保证乐器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的精良,这里还集中了一批技艺精湛的乐器制作匠人,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制造乐器的作坊,专门为宫中的演奏者提供优质精美的乐器。到了战国时期,刀兵四起,烽烟不断,许多城池和建筑被毁。箜篌城也没能幸免于战火的洗礼。

中牟文化新名片 千年乐器箜篌文化传承

清朝康熙十四年的《中牟县志》中,对于箜篌城也有记载,只不过那时这里已经被称为“古城”了。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属于汴州管辖,而且还是汴州治所的所在地。

《纲目集览》中引《地理志》记载说:“河南中牟县今属汴州,县在州西北二十里。按:县在西北,州在东南,方向里数结合,疑此古城是其遗址也。”从这段记载可以知道,箜篌城(即现在的东古城)曾经一度成为汴州的州府所在地,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由此可见是非常丰厚的。

涉及乐器

箜篌(拼音:kōnghóu)箜篌(又称空侯或坎侯)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产生于汉代,但从十四世纪后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

猜你喜欢

由 橘子猫 于 2023-10-23 整理
琵琶窈窕,箜篌翩翩……古代丝绸之路上中西交融的两件代表性乐器,如今在国际乐器展览中也备受瞩目。
阅读全文 >>
由 弥光 于 2022-06-20 整理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阅读全文 >>
由 橘子猫 于 2022-06-20 整理
箜篌城的传说不仅有他美丽的传说,还有着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遗址,更有箜篌乐器如今还在音乐这个大舞台上广泛应用。
阅读全文 >>
由 尘夕 于 2022-06-20 整理
箜篌,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旧唐书·音乐志》载:“箜篌,汉武帝使乐人候调所作,以祠太一……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篌,声讹为箜篌”。
阅读全文 >>
由 亦寒 于 2022-06-20 整理
非遗工作首先是一份坚守,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对自己所从事的非遗项目的坚守。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