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对青年男女相亲相爱,但他们在世俗的阻隔中不能成婚。于是两人互相邀约,逃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深涧峡谷中生活。这个深涧峡谷里有股山泉,山泉沿沟往下潺潺流淌,他们俩人顺水流径直往下走,泉水在一道大坎子上跌落到了下一层上,俩人绕过坎,来到坎下,泉水像瀑布顺岩跌下坎,坎下有一个龙滩,大大的、圆圆的,人们称这里为“吊滩”。吊滩上水花四溅,阳光从树叶逢隙中撒落下来,金光灿灿,景色十分迷人。俩人便停下来在吊滩边追逐嬉戏,捧水互泼,把一切烦恼都抛在了脑后,仿佛吃了无忧草。猛然间,这山泉吊滩发出的叮叮咚咚的美妙之声吸引了男青年,男青年痴痴迷迷地张望,细听细品。姑娘见状,还以为他着了什么魔,跑过来使劲摇晃着男青年着急地问:“阿哥,您怎么了?”男青年被摇动才如梦方醒,他扶住姑娘的肩头说:“阿妹,您听,这声音多好听啊,简直是一曲来自天外的天籁之音。”姑娘侧耳静听说:“真的,太美妙了,这么动听?”小伙子说:“这声音很好听,我突发奇想,想做一个什么物件出来,让他像这泉水吊滩一样会唱歌最好了。”姑娘看着吊滩、泉瀑说:“你看,那泉水样子像一根一根的线子往下落,下面的水圆圆的,清亮见底,做个什么像它不就得了。”小伙子听她这么一说,想到了以圆形吊滩为琴盘,泉水背后的土为炳,泉水的线为弦。然后,用木料仿照着做出来,用线作弦,不就是和这里一样了吗?”于是他们回家试做,失败,又做,经过几十次的改进,终于做出了能弹出音乐的琴来,由于其形似圆月,便取其名为“月琴”。
故事虽然不可信,但是,说明了月琴的发明出自于劳动人民之手,它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智慧汗水的结晶。月琴在人民的生活中,解愁解闷,红事喜庆都能弹奏。月琴不仅男子可以弹奏,女子也可弹奏,小孩亦可弹奏,月琴成了彝族民间娱乐的重要乐器。